第358章 难道我真的有当师傅的天分?(感谢孤鸟不知道的盟主打赏!)
既然要练习蟹黄酱,自然要用到曹桂香最擅长的勾芡手法。
臧良偷偷给这个勾芡手法取了个名字,叫大圈勾芡,意思是在勾芡的时候手法非常花哨,需要划一个大圈进行勾芡。
臧良的心意秦淮懂了,他也很贴心地向臧良表示名字取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取了,什麽大圈勾芡就让我们忘了它吧。
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要问了,秦淮不是在曹桂香家里炒了好多天山药嘛,他有练习曹桂香独门的勾芡方式吗?
有的。
秦淮这几天看似在炒山药和刷刀功丶火候熟练度,当然,实际上也确实是在干这些。
但他本质上在做的,其实还是学习和练习勾芡。
勾芡不是刀功和火候这种基本功,勾芡是技法。
曹桂香在最开始就说过,秦淮虽然根本就没有学过勾芡,但是他照猫画虎,学着曹桂香的样子勾芡,其实还是学到了几分的。
原本可能只有2~3分,学了个样子。在曹桂香像教秦淮握刀那样教他勾芡的基本技巧方式,一一给他拆解,让他了解勾芡的目的是什麽,你要做到什麽效果,什麽时候需要勾芡,什麽样的菜品丶什麽样的食材,需要怎样的勾芡之后,秦淮其实就已经学到了5分。
5分够吗?
教臧良够了。
秦淮也不是真的要当臧良的师父,秦淮只是要把曹桂香勾芡的技巧和技法交给臧良。
这些东西即使秦淮不会,他也可以教,因为曹桂香跟他讲过,要是教错了还可以现场打视频求助。
秦淮开始了他的教学。
直接从熬蟹黄酱开始。
在秦淮不在的这些天,臧良每一天都在疯狂熬蟹黄酱。作为淮扬菜大师臧穆的亲传弟子,现阶段以秦淮为首的感觉派的最忠实信徒,真的有一点理解秦淮说的感觉是什麽意思的红案厨师,臧良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
肯定远在谭维安之上。
而臧良作为大师的亲传弟子,在能吃苦这件事情上也是毋庸置疑的。
知味居的学徒们是公认的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日没夜的练习。但在厨师这个行业,卷的从来都不只有知味居,只要是大师们的弟子,无论是亲传还是记名,都很卷。
尤其是在学艺初期,臧良最开始学厨的时候,都能哭着喊着要回去上学,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臧良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他在几岁丶十几岁的时候也是天天切菜丶练颠锅练到哭的,
一边哭还要一边练。晚上睡觉做的噩梦都是练基本功,然后被吓醒,醒来之后发现噩梦是真的,因为醒了之后真的要练基本功。
当能吃苦的臧良想要找到蟹黄酱感觉的时候,他是真的在刻苦练习。
由于前几天秦淮不在,知味居的学徒们做手搓面的水平没有秦淮高,卖蟹黄拌面不太合适,云中食堂就改成直接售卖蟹黄酱。
相较于蟹黄拌面,蟹黄酱的性价比很高。黄汐觉得蟹黄酱是郑思源和臧良在研究双蟹包期间才会大量制作的限时产物,不会长期售卖,注定绝版,所以在定价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赚钱,只是单纯的定了一个成本价。
蟹黄酱一经推出,瞬间遭到新老食客的疯抢。之前云中食堂的点心虽然很有名,但确实没有什麽可以拿来送人的一一自己吃都不够拿什麽送人。
更不要说点心的保质期很短,当天买的点心当天没有吃,第2天味道就会差很多,基本没有人买云中食堂的点心当礼物送人。
之前陈惠红的弟弟陈英俊倒是找秦淮订了一批面果儿礼盒,但也只有那一次,很多客人甚至不知道曾经有这样的礼盒。后面随着云中食堂的生意越来越好,陈英俊都没有再提过类似的事情,因为他心里也很清楚,以秦淮现在的实力和受欢迎程度,已经很难再请秦淮专门帮他定做点心礼盒了。
除非让陈惠红帮忙定,但是想要用姐姐这个面子为什麽不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比如说吃点好的。
对于大部分客人来说,蟹黄酱的出现,代表着云中食堂终于开始推出周边产品了。
是的,客人们把蟹黄酱当周边买,购买热情那叫一个高涨。
你两瓶,我三瓶,爹妈送一份丶对象送一份丶领导送一份。臧良的厨艺水平摆在那里,黄汐的定价也放在那里,想不受欢迎都难。
蟹黄酱可以说是云中食堂里除了秦从文的包子之外,最具有性价比的商品。
秦淮让藏良先熬蟹黄酱。
臧良照做了。
他的动作很熟练。
秦淮能感觉出来,臧良已经找到一点蟹黄酱,准确来说是双蟹包的感觉了。
这个感觉找的还挺快的,毕竟臧良不是专业的白案厨师,秦淮还以为臧良还要再找一会儿感觉呢。
看着臧良熬蟹黄酱,秦淮问:「郑思源是不是做双蟹包了?」
在边上默默揉面的郑思源动作一顿。
臧良很是惊奇:「你怎麽知道的?之前不是一直找不到蟹黄酱的感觉吗?谭维安这小子为此还嘲笑我,我想着郑思源不是会做双蟹包吗?我不知道要什麽样的蟹黄酱很正常,
他做一个双蟹包让我尝尝我就知道了。」
「结果郑思源就是不做,说什麽他做不好强行做也没用,他还没有准备好。真是搞不懂他的逻辑,做包子有什麽准备好的?做新菜不都是这样吗,最开始谁能一次性做好?」
郑思源默默说:「不是新菜。」
臧良没听到,继续叽里咕噜地说:「我求了他好几天,嘴皮子都快说干了,他才给我做了一次。」
秦淮有些震惊,郑思源居然做了。
郑思源为什麽不做双蟹包秦淮是知道的,上一次双蟹包的翻车给郑思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郑思源几乎把所有能翻的地方都翻了,最后的产品简直是一个翻车完美产物,
最关键的是这个点心郑思源其实是会做的,那次翻车的双蟹包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告诉郑思源,你还菜,菜就多练。
如果这是修仙小说里的试炼,等到郑思源以后度心魔劫的时候,出现的一定会是那个该死的双蟹包。
「怎麽样?」秦淮问。
「翻车了。」郑思源直接了当的说,「和上次一样,包子不像包子,菜不像菜,吃起来像是包进包子里的蟹黄菜。」
臧良则持不同意见:「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挺新奇的。」
「双蟹包的馅料本来就是用红案的思路做白案的馅料,吃起来有点像菜品也很正常。
只不过我们没有把握好中间的度,融合得不太好所以吃起来怪怪的。」
「我吃了一次就知道要什麽样的蟹黄酱了,郑思源你要是早给我做双蟹包,我早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练,也不用耽误那几天时间。」臧良说着,关火,搅拌锅里的蟹黄酱。
郑思源手上的面团已经揉好,他没说话,走到水池边把手洗乾净才走回来缓缓道:「那不一样,你平时接触蟹黄酱少,如果没有那几天的大量练习,我给你做双蟹包你也吃不明白。」
秦淮看向郑思源,问:「那后面你还做了双蟹包吗?」
以秦淮对郑思源的了解,只要郑思源愿意做,哪怕是臧良死缠烂打非要他做,也代表郑思源已经打算制作双蟹包了。
「尝试了几次。」说起这个,郑思源不免有些皱眉,从他的表情秦淮就能看出来那几次的尝试不是很顺利。
「结果都不是很理想,还是老问题,臧良说我没有把握好度,但我觉得不仅仅这个问题。」
「更多的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
这就是承认是自己菜了。
秦淮听郑思源这麽说更震惊了,郑思源这些天做双蟹包的时候到底遭遇了什麽,居然能让他自己承认自己菜。
如果郑思源都算菜的话,裴行都可以划入需要回炉重造那一栏,在座的各位没有人是不菜的。
郑思源可是标准的六边形战土,白案精通红案也不差,理论上是最适合做双蟹包的。
秦淮在某些单项上比郑思源厉害,综合实力和郑思源五五开。
秦淮的四喜汤团可以稳定A,郑思源的鲜肉月饼也不差。最关键的是郑思源没有系统没有挂,要不是有秦淮这个野路子,郑思源绝对是白案年轻一代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有这麽夸张吗?」秦淮问。
「你看臧良是怎麽做的就知道。」
秦淮点点头,把目光从郑思源身上挪开,重新回到蟹黄酱上。
臧良:·—-噢,原来你们知道现在熬蟹黄酱的人是我呀。你们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
我差点以为我成背景板了。
很快,蟹黄酱就到了需要勾芡的地方。
臧良肉眼可见地有些紧张,他看了秦淮一眼,见秦淮没有要上前接过勾芡活的意思,
问:「你来还是我—」
「你来,正好让我看看你现在是怎麽勾芡的。」秦师傅上号了。
臧良点点头,开始勾芡。
真论勾芡水平,臧良一定是比秦淮好的。
他是一个纯粹的红案厨师,所有的红案数值除了调味单拉出来都比秦淮高,勾芡这种标准的红案技法对于臧良而言,是日常做菜中不可缺少的。
之前藏良勾芡的时候,大家也没有觉得他的技术有问题,大家只是单纯的觉得他不理解蟹黄酱。
现在臧良理解了,水平一下就上来了,效果也能体现出来。
只见臧良一个绕圈的大动作。
秦淮微微点头,在心里点评:乱绕,
曹桂香勾芡的时候手上动作很夸张,是因为要把芡汁均匀的淋下去。蟹黄酱本身就是勾薄芡,想要让芡汁真正做到有滞空感的淋下去,动作就一定要快丶要迅速丶要用巧劲,
手腕上的把控要非常细节。
这个动作看似是手臂在花里胡哨,实则最关键的是手腕。
臧良很显然没有参透这一点,他只做到了花里胡哨。
不过他的勾芡水平还是可以的,所以可以理解为他整了个花活但是没有整出太多的作用。
臧良调整火候。
火候把握得很好,秦淮自愧不如。
火候升到高级后,秦淮不光开始理解火候,也开始能看出一位厨师的火候把控的有多好。
秦淮算是发现了,这些技能等级升得越高就越是能看到细节上的东西。
做菜就是这样,细节决定成败。谁能做得更细,谁能越不出错,谁的菜就更好,更有个人特色。
臧良挥动锅铲搅拌蟹黄酱,优秀的收汁。
用收汁来形容可能不太准确,不过没关系,秦淮就是这麽理解的。
关火。
蟹黄酱出锅。
看着面前的蟹黄酱,再联想到刚才的制作过程,秦淮觉得如果给这个蟹黄酱评级的话,至少能评到C+级,运气好点能评到B-级。
这个级别已经不低了,臧良的水平确实是同龄人中的依者。他能大老远跑过来专门给秦淮打下手,帮他一起研究新点心,算是秦淮赚到。
「你的勾芡不对。」秦淮直接说,「当然,我不是说你勾芡水平不行,论水平你肯定是比我高,但是你刚才的手法不对。」
说着秦淮在臧良面前慢动作示范了一下,重点给臧良看自己的手腕。
秦淮就这麽虚空勾芡了一遍「看到了吗?动作是幌子,控制好手腕,手腕上的几个细微处的小动作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就像曹师傅说我翻炒的时候动作很奇怪,但是无伤大雅,我的目的是对的,我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效的动作,只不过添加了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当然,曹师傅的这个勾芡不是花里胡哨的花架子。动作大,摆臂也大,是为了让芡汁更好的淋下去,这个属于进阶教学,是掌握前期技巧后让勾芡更上一层楼的高难度动作,现阶段咱们肯定学不会,因为我也不会。」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懂,要不我给你勾芡一遍你看一下我手腕上的动作找找感觉。」
「学这种勾芡技法手腕非常重要,一定要找对感觉。那种你握着碗,手腕微微一动,
把芡汁往下淋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要怎麽转,什麽角度丶什麽力道的感觉。」
「我懂!」臧良重重点头,「秦淮你刚刚一说我就懂了,我懂你说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是那种感觉,那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种你感觉到了你就知道是这种感觉的感觉,是不是那种感觉!」
「应该是。」秦淮也不是很确定,但他觉得臧良好像真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