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感觉,十个张方平也不够文彦博打的。
就像此刻,赵煦嘴皮子上下一碰,稍微提点一下。
文彦博立刻就懂了。
马上就现场炮制出了『仁庙曾与范文正公游玉津园,并言及养象所乃祖宗之制』的事情来。
他甚至贴心到,能施展出『老臣昏聩,记不得当年之事了』,但他家中有笔记,记下了当年的事情。
于是,一个完整的,可供赵煦使用的故事,就这麽出炉了。
而且这个故事非常完整,只要他拿出来,且不要太过分,朝野上下都会认。
同时,这个故事因为有仁庙和范文正公出现,又有他这个四朝元老背书。
只要使用出来,就足以推动一些事情落地。
而张方平呢?
明明他的优势比文彦博大的多——他可是号称行走的大宋档案馆。
脑子里装满了崇文院里的文牍。
若是他出头,这个故事的可信性就比文彦博的笔记要大多了。
奈何,赵煦都把饭喂到他嘴边了,他还接不住。
只能说,当官玩政治,确实是要天赋的。
将心中的这些念头放到一边,赵煦假作回忆,踱了两步后,忽然道:「太师这麽一说,朕似乎也想起了一些事情……」
「朕记得皇考当年,也曾和朕说过……」
「好像是与朝贡有关!」
想了想,赵煦就一拍大腿,似乎回忆起了什麽:「朕想起来了!」
「皇考当年提及养象所的时候,曾教朕——」
「昔太祖定鼎,观天下四方,乃语太宗曰:吾尝闻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趋利而远礼,欲收四夷,定天下,必宣之以威,诱之以利,然后夷狄方来!」
「于是,乃设观象所,以诱交趾丶真腊丶占城丶三佛齐等国来朝!」
封建社会的王朝内部,是有一些硬指标需要考核的。
而自汉以来,万邦来朝,就是中国王朝的kpi。
王维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哪怕现代人读之,也是与有荣焉!
至于大宋的君臣们?
那是做梦也想,触碰到这样的盛世。
奈何,现实之中,根本做不到。
那就只能去南洋丶西域和吐蕃人那里找存在感。
托大唐的福,大宋在这些地方还算有些威信。
至少,人家还是认汴京城里的官家是汉家阿舅的。
当然了——有些人同时也认上京城里的契丹皇帝是汉家阿舅。
常言道,越是缺什麽,就越想要什麽。
这大宋也是一般。
所以,南洋诸国丶西域的黑汗,甚至遥远的大食和东罗马都知道了。
东方出了个冤大头,人傻钱多快快去。
只要到了汴京,来到赵官家殿上,说几句吉祥话,赏赐大大的有!
若能带来珍奇异兽,更是可以卖个天价!
而大宋朝堂上下,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好多时候,明知道对方是来骗吃骗喝的,也依旧甘之如饴。
以至于被人抓着薅羊毛,薅的自己都受不了——比如黑汗人,曾经连续打着龟兹丶于阗的名义,在三年内入朝了七八次。
次次都是来高价卖他家的香药的。
于是,赵煦的父皇不得不下诏,要求黑汗人严格遵守三年一贡的规矩。
更给熙河那边下了诏书——龟兹丶于阗,非三年一朝的使团,都不要让他们进京!
这样的事情,现代的好多人可能接受不了。
觉得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但,其实类似事情,在现代也有。
而且,在欧美也一样出现。
非洲的穷国丶南美的小国,就经常跑欧洲丶灯塔丶东大哭穷要援助。
虽然,要到的少。
可,只要去要,总能要到一些东西。
而且,若这些小国运气好,有一个会给别人增加情绪价值的国家元首。
那能要到的东西就多了!
赵煦就记得,非洲有个小国叫卢安达,就是以长袖善舞着称。
可谓是既能去欧洲拉援助,也能到灯塔要支持,还能到东大拉投资,甚至能从如铁公鸡般的犹太人手里搞到钱。
人家为什麽这麽溜?
答: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且总是说一些金主国喜欢听的话——比如,为了方便从欧洲的白左手里拿,卢安达甚至专门搞了个极富政治正确的议会出来!
这情绪价值一上,欧洲人那里坐得住?各种援助,立刻就跟上了。
加上卢安达又是个小国,大国指甲缝里随便漏一点,就够他们吃的了!
现代国家都不能免俗的东西。
中古的大宋,就更无法避免了。
万国来朝这种事情,哪怕赵煦不要,朝臣们也会想要。
故此,赵煦只是一提养象所是太祖丶太宗专门诱南洋诸国入朝的设计。
张方平丶冯京丶苏颂三人就立刻称贺。
都说是祖宗圣智,是我们格局小了,看不懂云云。
至于文彦博,更是当场『记起来了』,口口声声,都是当年仁庙当年也是如此语范文正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