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下一个十年
洛阳城。
大朝会上,契丹使者耶律訇跪在地上,毕恭毕敬的对皇帝叩首行礼。
也不知他从哪里学来的礼数,此时几乎是五体投地,跪在地上,叩首行礼。
皇帝陛下对于他的表现很满意,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回话。
耶律訇依旧很恭敬,当着满朝文武,说出了要归服圣朝的事情,李皇帝听了之后,表现的很是平静,只是淡淡的说道:「朕知道了。」
「你回会馆听信罢。」
皇帝陛下淡淡的说道:「这几天,有司衙门就会寻你,议定具体的章程,然后你我两邦,正式定下约书。」
耶律訇跪在地上,毕恭毕敬:「臣仰慕圣朝多年,伏请陛下允准,许臣在圣朝供事。」
皇帝陛下环视诸臣,淡淡的说道:「你既然带了两万契丹人归顺,对于朝廷来说,功劳不小,这个事朕准了,兵部。」
皇帝喊了一声。
如今代行尚书事的兵部左侍郎李槲,毕恭毕敬出班,低头道:「臣在。」
「这几天时间,你们与中书一起,给耶律使者,安排个差事罢。」
李槲深深低头:「臣遵旨。」
皇帝陛下又看了看耶律訇,脸上这才露出笑容,笑着说道:「好了,使者回会馆等消息罢,等朕的圣旨下发,你便是咱们自家人了。」
耶律訇跪地叩首,深深低头谢恩。
等到他磕头离开之后,原本没有什麽声音的太极殿,立刻热闹了起来。
几位宰辅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是目光激动。
宰相杜谦,更是带头上前一步,跪拜在地上,对着李皇帝叩首行礼,声音难掩激动:「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幽燕已定了!」
杜谦跪了下来,朝廷里的臣子们,自然也都跟着跪拜了下来,都齐声道:「恭喜陛下,重整河山,天下一统!」
幽燕恢复之后,此时的新朝,就已经完全恢复了旧周的版图,至少是在时人看来,开国十年之后,天下终于再一次一统。
虽然这个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些朝臣们还是有些激动的。
毕竟半年前,幽燕那里还曾经传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甚至兵部赵尚书,都被逼着去了前线救急。
而现在,半年之后,事情峰回路转,随着契丹人的投降,整个关内都将恢复!
这不仅仅是朝廷的最后一块版图,也意味着朝廷的东北边疆,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稳定的状态!
意味着,新朝江山彻底稳固,意味着他们这些功臣的「公侯万代」,也终于有了着落!
哪怕是杜谦这种沉稳的性格,此时也难掩激动。
李皇帝倒是平静的,他只是看了看众臣,顿了顿之后,才笑着说道:「迟早的事情而已,新朝不是恢复了旧周国土之后,就了事的,咱们君臣,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诸位要继续勤勉当差。」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看了看户部尚书薛收,想了想之后,开口道:「年前,幽燕的事情,应该就会尘埃落定,这两万多契丹人,户部和兵部要负责将他们,分散到各地安置,如果他们不再闹事,就当做本朝子民对待罢。」
「如果闹事。」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着当地官府,按谋逆处理。」
朝廷与契丹,相持一年多时间,其实争的就是这两万多契丹精锐的去处,契丹汗想要把他们带出关外,李云则是想要消灭他们。
此时,他们如果投降,最好的处理办法,自然是一刀杀了,一了百了,但是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李云不会反悔。
杜相公闻言,有些愣神,他上前一步,低头道:「陛下,在河北道划一个空一些的县给他们居住就是了,如果太过分散,这些人恐怕很难存活下来。」
一旦分散各处,这些契丹人,多半是会被当地的汉民欺侮的,而且他们,多半不会种地,的确很难生存。
皇帝陛下皱眉道:「俱是战兵,如何能集中安置?」
杜谦微微低头道:「陛下,只要能让他们在汉地活下来,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就不会想着回关外去了,而且一个县…也已经足够大了。」
「他们无有兵器,又难以聚众,河北道南部距离关外足有上千里,不会出什麽乱子,只要派一个踏实能干的县令过去,带他们两任,臣相信,一定能教化这些契丹人。」
两任,就是六年。
李云若有所思,他认真考虑了一下杜谦的意见,然后开口说道:「杜相是不是有人选了?」
杜相公低声道:「臣之二子,在翰林院已经抄了两年书了,臣想让他到河北道去,做两任知县,替陛下教化这些契丹人,将来,这些契丹人说不定,能成为本朝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