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踩红线,不管是李云,还是其他统治者,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当是不知情就是了。
片刻之后,一身三品文官袍服的黄朝,一路毕恭毕敬进了甘露殿,跪拜在天子面前,叩首行礼:「臣剑南道防御使黄朝,叩见陛下。」
皇帝陛下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等到黄朝站起来之后,他才开口笑道:「方才在大朝会上,就应该说起你的事情,只是刚才朕同杜相有事商量,就把这事给忘了。」
黄朝微微低头道:「陛下与杜相商议的事情,都是家国大事,微臣的事情,不要紧。」
皇帝摆了摆手,问道:「吏部去过了没有?」
「回陛下,前天臣到洛阳,昨天去的吏部报导。」
李皇帝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事情你应该知道了,朕准备调你去辽东道,任辽东道布政使。」
黄朝站了起来,低头道:「臣…一定不辜负陛下重托,办好辽东道的差事!」
李皇帝看着他,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剑南道的事情,你办的很好,不过到了辽东道,就不能一味再起刀兵了,辽东道已经失落敌手十年时间,当地百姓,不少人被契丹人蒙蔽。」
「你去了之后,好生教化他们。」
皇帝陛下顿了顿,补充道:「不必要时,不要擅启杀戮。」
黄朝跪拜在地上,低头道:「陛下放心,臣素来宽仁,不到事不得已,臣绝不会杀人。」
皇帝默默的看着他,然后有些哑然:「要不是西川已经改土归流,朕差点就信你了。」
「听好了。」
皇帝陛下正色道:「耶律訇已经归顺朝廷,上午大朝会上,你也已经听到了,等他北归,你与他同去,到了辽东道,先接手幽燕等州,然后与按察使一起,在辽东道好生将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给建起来,再编户齐民,替朝廷行政教化。」
黄朝低头行礼:「臣遵命。」
他顿了顿之后,抬头看了一眼李云,问道:「陛下,投降的两万契丹人,是不是要在辽东道安置?若要在辽东道安置,臣请借两千辽东王师的兵力,做布政使司衙门日常之用。」
皇帝陛下揉了揉眉心,瞥了这厮一眼,无奈道:「你怎麽不管到哪里,不管做什麽官,都非要兵力不可?」
「放心放心,那两万契丹人,准备安置到河北道,不用你管着,等你去了幽州,到时候拿着朕的手令,让赵成拨一个都尉营给你,用以镇压地方。」
黄朝跪在地上,先是低头谢恩,随即正色道:「陛下派臣去的地方,都不太太平,行政地方,非要兵力不可,若陛下派臣去江东道,淮南道这些地方做布政使,臣一定一个兵都不要。」
皇帝看着他,笑着问道:「派你去淮南道,你去是不去?」
「当然去。」
黄朝不假思索的说道:「臣是盐商出身,早年一直混迹淮南道,在扬州厮混,陛下若是派臣去淮南道,臣差不多就是回家了。」
「而且淮南道富庶。」
黄朝正色道:「臣也想去过好日子。」
皇帝哑然:「早知去年,让你去江东管盐政了。」
说完这句话,皇帝陛下伸手敲了敲桌子,默默说道:「你是个开拓的干吏,辽东道如果能做好,把地方衙门给建起来,朕这里就记你一个大功,往后,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黄朝深深低头,叩首行礼:「臣,多谢陛下!」
君臣二人说了说建设辽东道的事情,黄朝便站了起来,开口道:「陛下,辽东道目前还只有一个名目,有哪些州县,都不分明,州县官有哪些,也都没有定下来,臣这就去吏部,与吏部商议此事了。」
皇帝陛下点了点头:「你去就是。」
黄朝毕恭毕敬,低头告退。
李皇帝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想了想,随即哑然一笑。
「真是个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