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五年计划
李云也是带兵打仗出身的人。
因此,他不会觉得,唐军在西北做出这样的事情,是什麽完全不可接受的事情,只是如果他亲自领兵,以他的性子,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两种领兵方式,各有利弊。
屠城这种事情,未必就是要把对面给杀乾净,更多的是带来威慑力,说不定这一个城打完之后,后面的各州各城,都会吓得闻风投降,不敢再战。
这种残酷的手段,也可以震慑当地的异族,让他们至少短时间内不敢再叛。
要是真的能够靠一场屠城,就直接结束西北战事,那麽唐军的伤亡也会相应减少不少。
这种狠心,李云还是能下的。
况且,木已成舟,西北的仗还没有打完,这个时候也不是评论对错的时候。
但是李云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心性可能出了一些问题。
因为正常人打仗,不管是谁,到了西北,第一场仗,第一座城,吃下的过程也不是太难,伤亡并不是太重。
没有必要屠城。
在没有必要屠城的情况下,干了这件事,说明此人的心性,很可能是嗜杀的。
如果不是嗜杀,那麽就是绝对的冷静,想要用最小的兵力,以最小的代价,结束这场战事。
这种情况,身为父母,李云自然会有些担心。
他在想,如果自己这个儿子,或者将来的那些儿子,真的出了孽障,他会怎麽处理。
事实上,这种概率很高,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很多了。
再加上,他现在还只有四十五六岁,将来他的皇子,很大概率要突破二十人。
二十个人,这麽大的基数,一定会有好有坏,这一点毋庸置疑。
等将来,事到临头,他李某人的刀,真能对皇子们落下来吗。
杜相公看着李云,叹了口气:「二郎现在所想,都是一些莫须有的事情,想着也是空耗心力,如今要紧的是新政,以及后续推广。」
「诸皇子…」
杜相公考虑了一下措辞,才继续说道:「至少在章武一朝,以及后续几十年,都不会是什麽太大的问题。」
皇帝默默点头:「等何满来了之后再说。」
他低头喝了口茶水:「要是真是我想的那样,往后就要立下宗室的规矩了。」
杜相公抚掌感慨道:「古往今来,少有天子,会像陛下这麽想。」
李云摇头:「我会这麽想,也不只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更是要为李氏积德,多积点德行,将来国破家亡的时候,李氏说不定下场不会太惨。」
杜相公看着李云,开口道:「陛下新政推行之后,若是将来商税真的能抵过田税,我们大唐江山,真的能够千秋万代也说不定。」
「不会的。」
这一点,李云很坦荡,他神色平静:「等将来,工商业替过农业,土地矛盾也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头。」
「而且,我们当年一些该做的事没有彻底做成,土地兼并也还是会继续,只不过工商业兴旺的话,土地兼并的速度会慢上一些罢了。」
杜相公一怔,问道:「陛下说的是什麽事情?」
「土地公有。」
皇帝看着杜谦,笑着说道:「这个事情,现在这个时局,已经推进不下去了,而当年那个时局,如果强行推下去了,恐怕又会被群起而攻之。」
「这个事就算了。」
皇帝摆手道:「不是我们这些人该做的事了。」
「在我看来。」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若是后世子孙还算得力,李唐江山,最多也就是三百年上下。」
「要是不得力,能有个百十年就不错了。」
他看着杜谦,开口道:「这个事情,我看得很开,反正你我都看不到了。」
「你我这一代人要做的事情,是要把这个国家,尽可能推着往前走一走,能走一步是一步,能走半步是半步。」
「这样将来登台之人。」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要是能够沿着我们的路继续走下去,国家总是会越来越好的。」
杜相公想了想。
「要是后来之人,没有继续走下去呢?」
皇帝陛下缓缓说道:「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千秋万代之后,罪过也到不了你我的头上。」
杜相公点了点头,起身对着天子拱手道:「陛下,臣立刻去见张遂他们议事,您这里也不要多想了。」
杜相公顿了顿,继续说道:「臣说的直白一些,不管秦王殿下是什麽心性,只要陛下心里过得去,对于陛下以及大唐来说,都不是什麽事。」
皇帝默默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