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太师的恩情还不完
巴蛇大神此时已证得「妖族金仙」的果位,只是在通往大罗的道路上失去了「道路」。
以她的见识和经验,当然能明百菩萨的话,
「八千年前,我第一次遇到菩萨。那时,菩萨曾指点我,让我莫要气,别因妖族之身而任性放纵。
过去八千年,我一直谨遵菩萨教诲,除了潜心修炼丶提升自我,便是认真履行河神之职,守护方圆数万里十几个人类王国。
兢兢业业八千年,千万生灵都尊敬『巴蛇大神」,承认并感激我对他们的保护。
凭我的功德,难道还不能得到人道的认可?」
当年菩萨可是承诺过,只要她皈依「我佛」,必定能得偿所愿丶证得大道。
现在又说什麽人道气运.....
菩萨叹道:「欲求大道,何其艰难?你只是踏出了正确的第一步而已。
如果你只求修得正果,获得天庭敕封,凭现在的修为与功德,绰绰有馀。
可你若还有更大的志向,你要证道大罗,只凭现在的功德却远远不够。」
普通金仙,与证道大罗金仙,还是不一样的。
巴蛇大神此时算是妖类金仙,可断了前路,无法证道大罗金仙。
巴蛇再拜,哀求道:「请菩萨指点。」
菩萨沉吟道:「你必须彻底抛弃巴蛇之身,转世成为人族。
当然,你只是换一具身体,换成人类之身。
转世为人这一过程,本身并不算劫难,也没有什麽困难。
就像当年封神大劫,众多先天神灵都转世到人间,主动以身入劫,最终求得正果。
此次天地大劫,对你而言是个很好的机会。」
巴蛇大神喃喃道:「我刚化形为人,就要立即抛弃这具身体,重入轮回?
而且,此次天地大劫已经进行了十多年。
如果我现在转世为人,还来得及吗?
菩萨刚才也说了,蜀王女的今世之身,即将面对羽凤仙,可能遇到危险。」
菩萨道:「并不是让你现在就转世。
你可以先修功德,完成这次大劫。
获得人道气运之后,再将巴蛇之身的所有神通与道行,都封印在元神中,进入轮回,转世成人,迅速成长,甚至立地飞升。」
巴蛇大神这下听明白了。
转世为人,说白了就是换个「籍贯」,从妖籍换成「人籍」。
甚至连妖族的血脉神通,都能从上一世的妖躯中抽离,成为下一世人族之躯的「天生神通」。
「道行」以法力与智慧的形式存在,法力封存在元神中,智慧也不会遗忘。
等于转世之后,道行一点也没有减少。
整个转世的过程,没有情感羁绊,没有因果牵连,纯粹换了身皮。
甚至不需要婴儿长大成人的过程。
带着记忆转世,获得人身后,立即解封元神中的法力,身体迅速成长,法力与神通立即恢复如初。
今天转世,明天以人类之身飞升天庭。
一一莫非天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流程?专门方便异类证道。
巴蛇大神心中产生了一些疑惑,也有了一点纠结。
「菩萨,弟子向道之心坚定,却也有一个执念。
当年蜀王女救了我,养育了我,教我修炼,帮我许下誓言一一黑龙河里有黑蛇,黑蛇化龙入大江。一朝登临飞仙渡,进入天宫做仙王。
弟子知道异类得道艰难。
但是以黑龙之身证得大道,已经成为我的执念。」
菩萨笑道:「痴儿,换了身皮相,你就不是你了?
须知,无论是佛家的佛陀,还是玄门的大罗,都必须堪破色相执念,达到性空无为的心境。
你没有这种心境,也证不了大罗。
还不如别折腾了,安心当个妖族金仙,去天庭混个差事。」
「弟子受教了。」
巴蛇大神还是有点放不下执念,但她也承认菩萨的话很有道理。
她始终都是她。
如果她没有这种心境,也别想什麽大罗金仙了,一辈子当个前途断绝的妖仙吧!
「菩萨,在此次天地大劫中,弟子该如何获得足够的人道气运?要扶龙庭吗?」巴蛇大神接着问道。
菩萨幽幽道:「因缘前定,你自己看着办吧!
既然缘分与因果已经确定,命数也确定好了。
巴蛇大神不需要问,菩萨也不需要指导她具体该怎麽做。
她们都不会丶也不能违反既定之天数。
「这是你的因果,你的缘分与劫难。该怎麽做,由你自己决定。我只能劝你一句,莫要迷失了本心,莫要忘却了大道。」
留下这一句,菩萨足下祥云带着她和木咤迅速升空,最终消失在巴蛇大神面前。
「菩萨,您还没给弟子取名呢!」
巴蛇呢喃了一句,先以人类形态,距离地面千丈,在蜀地与流沙河飞了一圈。
熟悉的风景,熟悉的城市,在她眼前一一闪过。
她心中的各种情绪渐渐平息,最终心如止水丶无念无思。
「再见了,流沙域,流沙河~」」
她化为一道流光,飞向东方的中华上邦,去寻找与她阔别万年的「蜀王女」。
五日后,在咸阳城门外,羽太师为一十八位诸侯王送行。
「对你们,我只有一个要求:未来三年,你们在各个封国的私产,只能减少,不可增加。」
她环视一众气质沉稳了许多的赢氏子弟,「你们可明白我的意思?」
赵王扶苏点头道:「太师放心,我们明白。到了封国,我们不会搜刮民脂民膏,反而要将携带的金银珠宝散出去,配合朝廷的十年仁政,施惠于民。」
小羽微微颌首,道:「没错,你们要代表赢氏,代表大秦,对百姓施加恩惠。
不仅在赋税上让利百姓。
更要在日常的地方管理丶政务处理上,尽量站在万民的角度去考虑。
比如,刑罚。
乱世当用重典,可太严酷的刑罚完全没必要。
像是故意折磨人丶羞辱人,要致人于永久伤残的。
朝廷不会明令禁止,毕竟乱世快要来了,你们得酌情减少酷刑。
树立典型只需要一例。
即便用了重典,也得让百姓赞颂你们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