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819章 818凤珍要下乡?

第819章 818凤珍要下乡?

当时母亲的两鬓也已斑白。

如今时过境迁,外面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而自家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水准以上,炖小白菜飘满了油花,就连母亲的白发又有了变黑的趋势,整个人看上去都年轻了几岁。

细说起来,能吃上这麽一口小白菜也是托了张桂芳的福,她将院子里的这点菜地打理的井井有条。

每种蔬菜种的都不多,吃完立马安排种下一种,正好将盛产期错开,一整个夏天家里都不会缺了菜。

若是靠着菜店……唐植桐在心里叹了口气。

四九城虽然还没有在明面上提出「瓜菜代」,但真真切切的在去年冬天就安排附近的公社取消了粮食作物的种植,换成了种菜。

种粮需要缴纳公粮,种菜也差不多,产出按比例分配。

公社为了提高产量,和蔬菜公司达成了默契,蔬菜并不会在最适宜食用的时候采摘,而是等等丶再等等,等到产量最大的时候收割。

往往到了这时候,菜已经老了。

四九城的百姓偶有怨言,但也就发发牢骚。

这种老菜不是放开供应的,需要凭菜票购买,如果嫌弃,那这种老菜也没得一根。

「哥,我们老师说过阵子要下乡参加生产劳动。」今天家里开饭晚,饭吃到一半,凤珍想起了老师在放学时公布的消息。

「嗯?下乡?生产劳动?你们能干些啥?」唐植桐一愣,往年的时候可没听说初中有这一块安排。

「老师说去帮着生产队收麦子。」

「收麦子可不轻快,你们这些学生会干吗?」张桂芳一听,心疼起自家闺女来,夏收有多累,她可是太有发言权了,自打记事起就干,在被卖之前,没有一年是落下的。

「不会干学着干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省的以后五谷不分。」唐植桐觉得试验中学的这次生产劳动有点像自己跟周正提的那个建议。

对于这个安排,唐植桐很赞成。

繁重的体力劳动对大学生是一种再教育,对四九城的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

这不是没苦硬吃,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了解民生丶民情的必要方式。

就眼下的大环境来说,一个人想要走的更远,就必须贴近基层丶贴近人民群众。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不是说说而已。

但有些知识分子不认同这种说法,觉得自己是个教授,就该饭后散散步丶写写文章丶赚赚稿费丶教教学生,没有必要知道鸡是怎麽养的丶粮食是怎麽种的丶面是怎麽磨的。

种地丶养鸡是农民该干的事,大家各司其职,都是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格外看不上农村来的学生,毕竟他们的基础比资本家丶地主丶富农出身的学生要差很多。

高考志愿填报时的出身审查是这几年才添加上的,前几年考入大学的学生中还有不少资本家丶地主丶富农出身的学生。

唐植桐掐指一算,也就这几年了,随着前面几届学生毕业,将有很多出身好但成绩不好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甚至被退学。

到时候将又是一场风波……

「你们去哪?怎麽去?去几天?吃饭丶住宿怎麽解决?」凤珍要去,意味着静莹也会去,两个小姑娘下乡收麦子,小王同学有些不放心。

「老师还没说。」凤珍摇摇头。

「乡里得管饭,以前地主雇短工收麦还得管饭呢,这回总不能让学生自己带饭吧?」张桂芳在旁琢磨道。

「放心吧,这些学校肯定会统一安排的。」唐植桐对此倒是有信心,只不过安排的条件不会那麽好罢了。

「天热容易中暑。去了乡下不要跟别人比赛,由着性子慢慢干,累了就歇歇,留意多喝水。」小王同学在旁事无巨细的嘱咐道。

前两年北图有一批职工『下乡上山』,回来以后说起那段日子讲的头头是道,恨不能让全单位的人都知道他们已经改造的很成功了。

这是人家的资历,宣传的同时也能间接扩大一些受众群体,所以北图在注意到这种情况后还特意拉他们做了几场报告。

报告肯定是成功的,内容肯定是正面的丶积极的,很多人都感谢了这种下乡,但没有人提过再下乡……

「去的时候让你嫂子找身薄点的长袖衣服带着,再带个护袖,麦芒碰到皮肤很刺挠,咱做做预防。回头再给你和静莹买顶草帽,不然一个麦收下来,你俩脸上得晒脱一层皮。」唐植桐在旁边补充道。

「你们这是让她俩去下乡劳动,还是游玩?整的跟大小姐一样。」张桂芳不太赞同这种做法,虽然近几年她没有去过农村,但知道农村是什麽情况,农村的孩子没有一个是那样打扮的。

「妈,您放心吧,学校统一去,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学生是这副装扮。」唐植桐笑笑,信心满满。

四九城实验中学是四九城的重点中学,而且全是女生,这年头但凡能让闺女读初中的,家里都是开明丶有条件的。

这种家庭即便同意让闺女参加生产劳动,还能不提前做做预防?

张桂芳嘴上虽然有些质疑,但同样很操心闺女下乡劳动,吃完饭后,没有主动收拾桌子,而是拉着凤珍讲起了收麦子各环节的要点,怎麽干省力丶怎麽防止割伤手等等。

小王同学和唐植桐收拾完桌子丶刷完碗筷就撤了,今晚还得探讨一下经过口腔处理过的桑葚色素能否对枪弹着色的课题呢。

5月15日,星期天,宜出行丶会亲友。

在去椿树胡同之前,唐植桐又用外挂将里里外外的蚊子丶苍蝇薅了一遍,至于老鼠嘛,就放过了,那是贝贝的零食。

贝贝现在一会吃鼠条丶一会吃鼠片,乐此不疲,已经很少缠着唐植桐要小鱼乾了,因为唐植桐老是忘记这件事。

忘着忘着,贝贝也就习惯了。

不过今年的卫生工作做的确实不如往年细致,街道只在指示出来以后,组织大家打扫了一次卫生,凤芝所在的小学也只交了那麽一次苍蝇蛹,后面就没了音儿。

蚊子丶苍蝇的数量明显增加,致使唐植桐现在每天薅两次,好在效果显着,家里的清凉油都快放的长毛了。

出了大门,唐植桐骑上自行车载着小王同学沿着花市大街往西去,远远地瞅见刘诚志鼻青脸肿的拎着一个面袋子往家走。

这老小子自打欠了人家赌债后,经常被那帮人堵在路上或家里,不仅没少推推搡搡,就连名声也臭了,附近的街坊已经都知道他老娘和儿子蹲了局子丶老婆跑了丶他也成了赌鬼。

哪怕是这样,刘诚志也没有屈服,死咬着就是不还赌债,更没在用房抵债的文书上签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