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大模型方面,目前百度,阿狸,菊花以及橙子都有自己的千亿级参数模型计划,陆齐当前全身心的投入到大模型当中,对于这些所谓的网际网路补贴大战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百度的文心,阿狸的M6,菊花的盘古,还有橙子的橙宝,四家立项千亿级参数模型计划。
「行,那你们就去搞吧,我只有一点要求,在司机端上的抽成永不超过12%,至于说哪一天公布就看你们自己了。」
网际网路企业的形象越来越差,跟资本的贪婪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几大本地服务公司,抽成真的是太高了。
不收抽成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生意是不长久的,但是把抽成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还是没问题的,如今的檀锦程有这样的底气。
「得嘞。」
「你们去忙吧,速度也要快一点,陆总留一下,说说你的大模型吧。」
网购,游戏,高精地图,汽车是橙子在人工智慧领域方面的四大研究方向,为了与巨头们尤其是百度形成差异化,橙子在人工智慧领域也有自己的路线。
「基于场景的数据驱动型AI」
推荐算法与个性化服务,是基于网购与游戏领域的,而地理空间AI,则是基于高德地图与智能汽车的,高精地图与实时交通数据赋能辅助驾驶,如路径规划与拥堵预测等等。
通过车机系统与地图深度的整合,如AR导航,充电桩智能推荐等等,能够让汽车在驾驶过程当中更加的智能化。
在技术布局方面,橙子主要有三大侧重点,最优级的当然是智能汽车加高德,实时路况预测,高精地图,车载语音助手,车路协同等等都是橙子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最优级。
另外还有游戏AI与交互体验,电商AI与跨场景延伸也同步研发。
「橙子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是百度,但是我们与百度还是有差异化的,百度更侧重于自动驾驶纯技术,我们的话更偏向于车路城生态的整合。」
「所以在使用场景上,其实我们跟百度没有太多的竞争,甚至于说有合作的基础。」
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陆齐就不再是媒体口中沉默寡言的矽谷大佬了,口若悬河的陆齐,也不管老板能不能听得懂,一股脑儿的把橙子这些年的研究成果给倒了出来。
但是他也显然知道老板想听什麽,老板搞人工智慧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尉来汽车嘛。
「目前我们的AI战略,已经形成了核心逻辑上的数据闭环,接下来就是沿着这个路线发展,我相信我们会取得很大突破的,尤其是智能汽车这一领域。」
游戏(用户兴趣),网购(消费习惯),地图(地理位置),汽车(出行场景)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链条,无论是在技术性还是商业化优化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基础。
「对比起百度来说的话,我们有汽车场景以及城市治理方面的优势,对比起字节的话,我们又多了本地生活加上电商的差异,当然了这个优势后面应该不明显了,字节的算法确实是厉害,他们也在搞电商,往后优势应该不明显,不过服务于我们自己还是够了的。」
高德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投入是要远远高于百度的,百度这麽多年一门心思的搞自动驾驶,如果说说尉来是打算是在L2,L3乃至于L4与L5方面循序渐进,那麽百度就是直接打算L4起步了。
技术路线没有对错之分,百度的自动驾驶也未必就真的不能搞成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相对而言,橙子配合尉来这边搞的人工智慧更加的现实一些。
从L1到L2,成熟了尉来就可以用在汽车身上,拿来卖钱,而百度直接搞自动驾驶,也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需求。
檀锦程认真的听着,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这麽说来,我们车路城生态整合方案,真要说竞争对手其实是小米了。」
巨头们搞的都是一个生态链,而生态链方面的侧重点又都不同,每一家搞人工智慧的企业都有一个关键词,反应到智能驾驶方面,又都有关键词。
百度的关键是无人驾驶,无人计程车,菊花的关键词也简单,晶片与系统,或者说卖技术给车企,而一众玩智能驾驶的新势力企业,其实可以总结为让车主爽起来。
至于说尉来,则可以形容为生态,别忘记了,在尉来的车机系统当中,还有魅族手机一环。
到二季度,菊花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荣耀独立之后销量跌出前五,OV,小米以及苹果还有独立之后的荣耀占据前面,菊花目前的手机出货量与魅族相当,各自占着市场约合5%至6%市场份额。
珠市小厂魅族,每年能有500万台以上的出货量,市场保有量能够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无论是系统以及品牌的推广度都还是很不错的。
一直维持着稳定的出货量,说是不思进取也好,说是躺平了也行,但对于尉来的智能驾驶研发还是有着非常有利的。
但是要说到生态系统的话,跟小米确实是有着直接竞争关系,小米在家用电器方面的布局优于尉来,手机的销量也要高上很多,但是在汽车销量以及地图服务这一块儿,小米是没有的。
「在生态系统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不过我们在人工智慧领域如果把小米当竞争对手,那你们可以全体引咎辞职了。」
如果把人工智慧分为三个梯队,TOP1-5为第一梯队,TOP6-10为第二梯队,第10名以后为第三梯队的话,那小米只能算是第三梯队。
技术实力,商业化能力,生态影响力,研发投入这些都是影响人工智慧领域企业在梯队当中的排名,前三项就不论,这玩意谁都吹自己牛逼,吊打其他家。
只从最直观的研发投入来说,小米在人工智慧领域就只能归于其他了。
TOP5领域的几家公司,哪一家的投入不都是200个亿以上,菊花全年的研发投入更是高达一千多亿;在人工智慧领域的研发经费占比都是60%以上。
小米没有自己的底层框架,依赖的都是开源工具,在B端方面的能力也仅仅只是针对手机/IoT,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几乎为零,研发投入也不高,根本不足为虑。
「至于说他们搞的自动驾驶,他们的团队今年才收购过来,给他们几年时间也追不上来。」
雷布斯造车肯定会弄出点动静,甚至于卖得很不错,小米这些年的产品力还是很不错的,他们的手机是越做越好了,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也越来越强。
简单来说,就是小米的审美上来了,檀锦程并不会像市场上那样不认为小米汽车造出来没人买,以小米现在的审美还有雷布斯的营销能力,怎麽也不至于卖不出去。
市场上那麽多垃圾新势力,都能卖出去呢,小米起码有品牌基础,但是要说他们想要在智能驾驶领域搞出多大的动静,那檀锦程是真不信。
这玩意儿可不是你供应链整合整合,搞几个开源软体就能够达成的,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还需要找到方向的,TOP5乃至于TOP10行业之内的企业,哪一家不都是经过各种摸索,反覆打磨得到的技术积累。
雷布斯造出来的车子或许好卖,但是他们的智能驾驶绝对不会有多好,甚至于连新势力都比不上,更不用说跟尉来这样有着大量技术积累的公司比了。
「确实是这样,但是老板也不能小看小米,毕竟两者的生态系统类似,关键是他们现在的车子还没有任何的信息,现代汽车业又变化得很快,保不齐到时候跟我们车型碰上了。」
「有这种概率,不过与其担心小米,倒不如看看菊花呢,什麽时候我们的人工智慧领域能与菊花缩小一些差距,才是最关键的。」
从晶片到作业系统全栈式的自研化,智能驾驶的超级终端网络,虽然说现在的高阶智驾版本成本昂贵,但是一旦把成本给降一下,那麽优势就是相当的明显。
「是啊,我们在晶片方面的研发要加速了,老板你可以再催催了。」
海思已经掌握了先进位程,虽然受阻无法制造,但是技术在手就无需担忧,而国民技术方面这边,只能够掌握成熟制程,已经量产的40nm,以及流片成功的28nm。
在国产替代上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尖端技术没那麽容易的,另外与菊花一样,尉来在智能驾驶领域走的路线是一样的,那就是自研晶片加雷射雷达方案,而非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
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国内厂商都是如此,在城区导航辅助驾驶方面,菊花与尉来也都先后落地,两家在路线上几乎没什麽差距,区别大概就是在场景化算法库里面。
「哈哈,咱们加速归加速,不过也不用怕他们,我们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全面了解了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突破之后,檀锦程反倒是信心十足了,首先一点就是尉来在销量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四月份推出的全新版本的赛力斯智选,从五月份正式开始交付,但是销量惨澹。
比较有趣的是,大嘴之前各种场合喷增程,但是这一版本的智能则直接就是增程式的,定价24.68万元至34.68万元,与尉来L1直接竞争。
五月份交付了200辆,六月份300辆,第一款车型算是失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