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这个」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空子太大了!
1888年10月的威尼斯,秋日的阳光透过圣马可广场的拱廊洒在石板路上。一辆悬挂着太平天国外交牌照的黑色马车缓缓驶入威尼斯宫前庭,车轮碾过铺满落叶的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
「提督,我们到了。」
小野寺椿率先跳下马车,这位来自日本的副官身着太平天国海军深蓝色制服,腰间配着一把精致的武土刀。他转身扶住车门,罗新华高大的身影随即出现在车门前。这位远征舰队提督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却已经指挥或作为主力参加过多场决定性的大海战,而且还是太平海军,不,是如今全世界海军中战功最为显赫的第一人!
他整了整军帽,抬头望向这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一队太平天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宫门前整齐列队。为首的一个少校见到罗新华立即敬礼:「提督阁下!总理正在波德斯塔厅等您。」
穿过长长的走廊,罗新华的军靴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走廊两侧悬挂着历代威尼斯总督的肖像,那些威严的目光无奈地看着这位来自东方的海军将领一一世界的海权已经不属于他们的后代子孙了!
波德斯塔厅的大门开着,罗新华远远就听见父亲熟悉的声音:「......实在不行,就请沙皇转移到叶卡捷琳娜堡,再请李鸿章派袁世凯率领两三万大唐远征军帮忙,一准能平了民意党」
罗新华在门前整了整军装,轻轻咳嗽一声。厅内的谈话声夏然而止。
「进来吧。」罗耀国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宽的会议厅内,罗耀国正坐在一张铺满地图的长桌前,身旁是妻子娜塔莉亚丶次子罗新北和外交尚书吴超越。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在地图上投下五彩斑斓的光斑。桌上摆着几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菸草和咖啡混合的香气。
「父亲。」罗新华立正敬礼,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娜塔莉亚朝他温柔地笑了笑,罗新北则挤了挤眼睛。
罗耀国站起身,这位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权者虽然已年近六旬,但腰背依然挺得笔直。他今天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军装,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金质太平天国徽章。
「来得正好。」罗耀国走向墙边的紫檀木柜,取出一个精致的雕花木盒,「先把这个给你。」
罗新华接过木盒,沉甸甸的。他轻轻打开盒盖,黑色的天鹅绒衬里上,两枚金光闪闪的将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罗新华的声音有些发紧。
「大将衔。」罗耀国微笑着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太平天国海军大将了。」
罗新华感觉喉咙发紧。他现在的军衔是上将,两边肩膀各三颗星。再加两颗,就是一边四颗星的大将了一一这在太平天国海军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晋升速度。
「这...是不是太快了?「罗新华低声问。
罗耀国已经走到他面前,亲手将两颗闪闪发亮的将星给儿子挂上了。「快?这几年你打了多少场海战?从东太平洋一直打到大西洋的北海,为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海军上下就没人不服你的。」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军衔是你应得的。」
罗新华挺直腰板,感觉肩上的四颗星沉甸甸的。他知道,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谢谢父亲。」他郑重地说,「这都是将士们用命,还有造船厂的工人兄弟们日夜赶工的功劳。」
罗耀国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坐下:「既然你提到了造船,正好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你啊,必是未来的海军掌舵人。」他转向吴超越,「把那份文件拿来。」
吴超越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装订整齐的文件,递给罗新华。文件封面上烫金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草案)」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罗新华翻开文件,眉头渐渐皱起。文件详细列出了各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分配:太平天国:
150万吨;大英帝国:120万吨;德意志帝国:60万吨;美利坚合众国:60万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40万吨;俄罗斯帝国:40万吨「这个「限制」.:...:」罗新华抬起头,困惑地看着父亲,「是真的限制吗?我们实际拥有的主力舰吨位远远不到150万吨。」
罗耀国啜了一口咖啡,嘴角微微上扬:「继续说。」
「按照这个标准,如果我们把150万吨全用来造战列舰,以2.5万吨的标准排水量计算,可以造60艘!这...这也太多了吧?」
「不多,不多。」罗耀国放下咖啡杯,「我们哪能全造战列舰?还得造重巡和航母呢。而且2.5万吨标排太小,20年后不顶用,咱们至少需要10艘4.5万标排的战列舰。」
罗新华快速心算着:「如果造10艘,4.5万吨级的,战列舰的总吨位就是45万吨。剩下105万吨.::::.全造航母和重巡?这也太多了吧?」
罗新北突然插话:「大哥,航母才是未来。」这位曾经的海军航空兵中队长眼中闪着光,「笨拙的战列舰早晚会被淘汰。」
罗耀国接过话题:「具体分配是这样的.......」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几行数字:战列舰:10艘4.5万吨级(45万吨);试验舰:3万吨级2艘,3.5万吨级2艘,4万吨级2艘(共21万吨);重巡洋舰:25艘1.2万吨级(30万吨);航空母舰:20艘2.7万吨级(54万吨)
「20艘航母?!」罗新华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也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