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达则自古以来(1W)
「因为经验,我们有全球最丰富的登月经验。」林燃解释道,「好了,雷总,你回到地球的时候有的是时间慢慢回味这趟月球之旅,我们现在要打起精神来。
准备更换太空衣之后就要出去了,你可以直观地欣赏到我们在月球的人造奇观。」
太空衣分舱内太空衣和舱外太空衣,在出舱前需要更换舱外太空衣,然后要观测外部情况,确保无误后再出舱。
此时,已经是燕京时间的凌晨一点,但无数民众没有睡觉,都守着屏幕,手机屏幕丶电视屏幕丶电脑屏幕,准备看与燃同行月球篇的第一集。
雷总?
雷总是谁?全程有出现过吗?
从登月开始,雷总只有声音,没有画面,观众们在看直播的时候几乎已经忘了还有这样一号人物。
雷君望着舱壁上的显示屏,屏幕显示着外部摄像头带回的实时画面。
他把这幅画面传递给地球观众。
「好了,雷总丶教授,我们准备要换太空衣了。」韦旭航的声音在无线电频道里响起。
「好,」雷君解开安全带,在着陆器的微重力环境下轻轻飘起,动作有些笨拙。
舱内环境狭窄,墙壁上挂满仪器面板丶储物柜和应急氧气瓶,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塑料的气味,温度保持在恒定的20度。
林燃飘向储物区,拉开一个密封柜门,取出两套舱外太空衣——这些是阿波罗科技最新设计的新型号,比过去的太空衣要更加轻便耐用,重量约80公斤,包括背包式生命支持系统,能提供8小时氧气循环丶冷却水和辐射防护。
在不远的未来,这里有点矛盾,以林燃的视角来说是未来要发生的事,但从时间线上来说却又是过去。
林燃得独自藉助门去一趟月球,没有宇宙飞船,没有生命支持系统,还要带小型核裂变发电站丶一整套的电脑设备,在月球南极的陨石坑完成部署。
这可是复杂又艰巨的工作,太空衣不给力,可是有生命危险。
因此一直以来,林燃在太空衣的投入上都是不遗馀力,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林燃边说边展开自己的EVA服,在观众的视角里,他的动作异常娴熟:「我们现在穿的是舱内太空衣,也叫IVA,主要是为了飞行阶段的舒适和机动性,它是没办法承受月球真空的。
它没有完整的生命支持,只能靠舱内系统。
而现在要换的是舱外太空衣。」
雷君补充道:「我知道,那叫EVA服。」他有做功课。
「对,现在先脱掉IVA服,穿上液冷内衣层,那是冷却循环系统,能调节体温,防止在月球高温下过热或低温下冻僵。」
地球上的观众意外发现,燃神的身材居然不错?
「雷子,镜头别乱晃,别晃来晃去,对准燃神不行吗?」
「我以为燃神是宅男身材,居然没想到还有薄肌。」
「这下更香了。」
久经考验的冷战战士,在红石基地的时候锻炼都是基本功了,加上身体变异后对身体的绝对掌控,让林燃在运动上能够精确锻炼到身体想要锻炼的部位。
自然看上去就是有肌肉但又足够流畅的线条。
林燃在换舱外太空衣。
韦旭航动作更熟练,换好之后开始指导雷总。
林燃提到的液冷衣是一层布满细管的织物,像蜘蛛网般缠绕身体。
「感觉像穿了件湿衣服,」雷君吐槽道,他动作小心地拉上拉链,避免管线纠缠。
韦旭航帮忙检查他的连接口:「没错,它主要靠循环水来散热。」
下半部分是裤子和靴子。
靴底有特殊抓地层,防止月尘太滑可能造成的意外。
月尘是带静电的纳米级颗粒,会粘附一切,甚至渗入关节导致故障。
上身组件更复杂:硬质上躯干盔甲,连接生命维持背包。
背包能维持8个小时,应急可延长到12小时,因此到时间后,需要回到宇宙飞船或者临时基地进行更换。
头盔是最后一步,有金镀层防太阳眩光,内置HUD显示屏。
戴上头盔后,小米眼镜是特制的,和头盔不冲突,不过戴上之后,传回地球的画面还是像加了一层滤镜一样,变得有些模糊。
也加重了科幻感。
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画质模糊科幻电影被放在了现在屏幕上的感觉,仿佛把人给带回了上个世纪。
「你说,如果我们国家上个世纪就能登月会怎麽样?」
「不怎麽样,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登月了又能怎麽样?」类似的对话发生在一些大学宿舍。
雷君戴上自己的头盔,咔嗒一声密封,韦旭航帮忙检查密封性和压力,压力靠舱内系统注入氮气来检测。
他感觉耳朵能听到蜂鸣,HUD亮起绿灯。
「雷总,密封正常,」韦旭航的声音从头盔通讯中传来,「准备出舱了。」
更换完毕,三人飘向气闸室:一个狭小的过渡舱,像电梯间般大小,墙壁上布满阀门和控制面板。
林燃激活外部摄像头,屏幕显示着陆器外的全景:月球表面平静无波,尘土在微风中微微扬起,没有可见的岩石威胁或异常热源。
「教授,月球上不是没有大气吗?月壤为什麽会扬起?」雷君问。
林燃解释道:「因为我们才着陆啊,这是着陆气流残留带来的影响。」
「按照程序对外部情况进行检测。」说完后,林燃下达指令。
韦旭航点头:「好!」
程序包括检查辐射水平丶温度丶太阳耀斑丶周围陨石情况等。
这次一切看起来完美。
「外部无误,」韦旭航回答道。
林燃点头:「好,现在减压气闸,雷总,抓牢把手。
在减压过程会抽走空气,持续5分钟,避免爆炸性减压。」
他按下按钮,气闸门内门关闭,泵开始工作。
舱压从1大气压降到真空,雷君感觉太空衣开始膨胀,像气球被打气了一样。
减压完成,外门缓缓开启。月球的灰白光芒倾泻而入,林燃第一个探头出去,靴子踏上梯子。
「韦旭航,你注意照顾雷总。」林燃说,「雷总,在低重力下很容易跳太高,摔倒会扬起尘土,虽说摔倒也没事,但最好别摔倒。」
雷君在中间,韦旭航跟在他后面。
三人轮流下降。
「我这算啥?阿姆斯特朗是人类的一大步,阿美莉卡最近登月的那个太空人萨拉是黑人女性的一小步,」雷君问道:「教授,我要说什麽?
我之前想好了,但现在全忘了。」
在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八十多个小时确实漫长,加压减压,终于来到了月球。
对于个人来说,旅游分等级,那麽月球绝对算是终极目标了。
这个终极目标的绚烂感觉,环境寂静荒凉,如果林燃和韦旭航不说话,那他只能听到自己头盔里的呼吸声。
单纯从视觉效果来看,这里好像和生命这两个字永远沾不上边。
而把视线拉长,能看到在陨石坑边缘,明暗交织的线,那是阴影区和光亮区的分界。
在阴影区,居然有一座人类建筑物,体积还不算小,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
「你就说这是你个人的一小步,小米集团的一大步呗,照抄就完事了。」林燃调侃道。
雷君听到这里,咧嘴笑了笑,是林燃熟悉的风格,漫不经心的调侃,背后展示的是绝对的自信,不过我咋感觉你这暗示有点太明显了呢。
能把登月这件事,做的如此成熟,整个过程流畅得好像是从地球一端到另一端的长途航班似的,这背后体现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把控度让雷君这个理工男叹为观止。
这也是为什麽,现在外网都不再提阿波罗科技是山寨阿波罗登月了。
因为没意义,你去炒这个议题只会自取其辱。
你在土星五号之后就已经失去了登月能力,而阿波罗科技只是用土星五号做了第一次登月,后续就用的是自己改造的可回收火箭。
不但火箭本身可回收,而且彻底摒弃掉了阿美莉卡的月球轨道分离,分成指令舱和登月舱的模式,直接一次登月,不需要再做分离。
技术上已经演进到了下一步,你还在那纠结有没有山寨,除了证明过去辉煌外,没有任何意义。
通用航天进口华国技术,更是直接把老美过去围绕阿波罗科技的叙事逻辑给打崩了。
这背后的逻辑和新能源车类似。
最开始还会有人纠结什麽,特斯拉前脚开放专利后脚华国新能源车竞争激烈,不管华国的新能源车和特斯拉开放专利是不是有关,在华国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起来之后,这一茬提的人越来越少。
「燃神这太不给面子了。」
「这下我不想看燃神了,燃神就一个面具,压根看不到脸,我想看雷总的表情。」
「不是,强烈要求小米的产品经理,把小米眼睛朝内也有摄像头!能拍到戴眼镜人的表情」
林燃话没有说完,他接着道:「雷总,我没有暗示的意思,我们阿波罗科技早期也是模仿起家。
小米只是早期的时候外观模仿苹果,我们可是直接像素级模仿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先模仿,再超越,很正常。」
虽然林燃在找补,但雷君根本不会接茬,他想要尽快跳过这一个话题。
因为你可以这麽干,你做的是to B的业务,to c的业务是独一份。
做月球旅游项目,除了阿波罗科技还有谁能做到?
你再怎麽说,也不会影响到你的业务,但我不一样,我这样说了,在地球的舆论场上,友商们会跟捡到枪一样,小米系的博主在这场舆论战里兵败如山倒。
雷君说:「我现在的心情很激动,很高兴,很振奋,这是我个人一生中数得上的高光时刻,也是我人生奋斗的果实。
我一个湖北小镇的青年,在华国浩浩汤汤的发展大势下,能够最终踏上月球的土壤,我感觉前所未有的光荣。」
是的,在这种时候,既然林燃的话不能接,那我就创造话题,说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努力,说祖国的强盛,祖国的发展。
这是绝对不出错的回答。
在舆论场有一个概念叫最大公约数,你要讨好这部分人,现在雷君的回答就是在讨好华国的最大公约数。
同样是登月,阿美莉卡的黑人女太空人,一上去就说什麽黑人女性,这属于是只讨好了她所在的那一小撮进步价值观的受众,就是纯纯反面教材。
红脖子哪怕再对黄金时代有感情,也不可能对你这黑人女性一小步产生共鸣啊。
但经历了华国经济腾飞数十年的华国民众,对这个浩浩汤汤发展大势,那还是很有感,发展在华国一直都是最大公约数。
无论你的政治光谱如何,华国要发展,这是大家共同追求的,极少数一小撮刨去不谈。
他们一边说,一边向陨石坑边缘的基地走去。
「这是我们的月球一号基地。」林燃说,「在NASA的规划中,这里是他们拟定的月球南极出入口的位置,离永久阴影区只有2公里。」
弹幕一下沸腾了:「老中实在太坏了。」
「在看直播的NASA官员估计得气晕!」
「又是NASA,还在NASA,燃神该不会真想当NASA局长吧?」
这是因为小约翰·摩根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的时候,提到过,林燃开玩笑说自己想当NASA局长。
然后该报导提到了林燃,被传回国内,一度引起热议。
外界纷纷调侃,让白宫赶快签总统任命状,把林燃请去NASA。
小约翰·摩根以为是在开玩笑,华国网友也以为是在开玩笑,他们跟着一起开这个玩笑。
殊不知,这不是玩笑,林燃还真挺想回NASA重振NASA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各种LGBT进步价值存在的迹象从NASA里剔除。
和华国网友猜测的一样,NASA高层聚在一起看这次华国的登月直播。
因为有很多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包括核裂变发电站丶月球轨道建设丶3D列印工厂等等。
这些都让他们很感兴趣,华国怎麽做,我们未来也要怎麽做。
华国能借鉴阿波罗登月,我们为什麽不能借鉴他们的技术方向?
高层在看,NASA的专家们也在看。
梅尔罗伊扭头问身边的格罗夫·乔治:「格罗夫,怎麽办?」
什麽怎麽办?怎麽面对汹汹民意。
航天从来都是和政治高度挂钩。
不但是国际政治,也是国内政治。
冷战时期的美苏航天竞赛,但反应到内部,就是驴象之间藉助航天落后来打击对方。
斯普特尼克时刻的总统是象党的艾森豪,驴党媒体就藉助这个议题猛猛打击艾森豪,各种讽刺漫画丶白宫笑话轮番出击。
1960年驴党甘乃迪的上台,你不能说和斯普特尼克时刻的驴党操作无关。
「我们可以说我们找到了比沙克尔顿更好的月球基地建造地点。」
格罗夫说:「总之我们就这麽说,有没有重要吗?
我们又不需要对外公布,至于外界问到,我们就说鉴于华国行为,我们需要对此保密,避免华国先我们一步占据该位置,导致沙克尔顿陨石坑的悲剧重演。」
梅尔罗伊说:「问题是现在没有这样的地方啊。」
格罗夫说:「我们说有就是有,外界质疑,是外界记者们专业还是NASA专业?
而且总统换人,NASA局长的位置你最多呆一年,无论驴党赢还是象党赢,这届白宫结束后,你都要走人,到那个时候,有没有这个地点重要吗?
是下一任需要面临的问题了。」
老登已经宣布退选了,现在是大T和卡玛拉在对阵。
无论是谁,梅尔罗伊都要离开NASA,她一个前太空人,显然无法适应要求越来越高的NASA。
而且白人女性的身份对老登这样的老白男来说进步价值够了,但对卡玛拉这样的黑人印度裔混血女性来说,进步价值显得有些不够了。
又没进步价值,又不是技术官僚,哪怕同属驴党的卡玛拉上台,也不会留她在NASA。
梅尔罗伊恍然,「有道理。」她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没办法继续留在NASA,私下和格罗夫抱怨过。
「如果象党赢了,我们这是在给马斯克埋雷。」梅尔罗伊接着道,马斯克对NASA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所以华国网友还是太天真,驴党的官僚们怎麽可能会输,他们可比老中坏多了,把红脖子们丶白左丶少数族裔全部都给玩的团团转。
陆续走进之后,
「雷总,我们在这等,就不进去了,等韦旭航去月球一号那把月球车给开出来。」林燃说,「我们现在要去找之前三架火箭的落点,把货给拉回来。」
这让雷君更兴奋了,「好。」
然后他对着空气说道:「在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我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这可是小米牌月球探测车!」
林燃提醒道:「小米牌月球探测车在月球上有两辆!」
是啊,还有一辆昼夜兼程,从宁静海赶到月球南极来。
雷君苦笑了一下,还好小米眼镜不会把他的苦笑给拍进去,他知道那辆小米探测车也是林燃的杰作,让小米在全球范围内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一个美妙的误会。
「是啊,所以大家想看车的可以考虑考虑我们的su7!」雷君说:「航天品质,值得信赖!在月球这麽复杂的环境下,都跑的好好的!」
随着闸门完全打开,一股细微的月尘被真空吸力卷起飘散在空中,名为小米号的月球探测车,一辆六轮驱动的大家伙,长约三米,车身上布满太阳能电池板。
之前的科学探测仪器全部都卸掉了。
探测由无人探测车去做,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