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回来时好了很多。睡得沉静,人也安详,皮肤伤处已经结痂。要是没有妨碍,到了明日傍晚,应该就能醒了,若不然,顶多也就是后日清晨的事。”
这位颂医,寒官也认识。
看到他,寒官就知道,戚家这位郎君是真的上了心。
再加之刚才,刚进屋内寒官就看到了,那种贴在身上的颂符。
这种颂符效果很烈,缺点是起效的时间很短,贴上不过片刻就要轻轻揭下再换新的来。不一会儿,地上就换了一堆。并且价贵,用它就是流水一样的花钱。
再加之那边屋内呢,虽然怕有风而封得很严密,但里面空气并不闷人,反而还有些清新的果香。
无论是治病,还是环境,这都是花了大功夫的。
即使是陶九九移回桃府去,也不过如此。
心里不免打起了算盘。
陶九九被烧,自然不是他的错。可主家爱女心切,即使与他无关,也没用的。
若是这时候报去,不出几个时辰,人就会赶来。再一看心肝上的女儿这惨相,就算平常再相重他,也恐怕要生些事端。
但是左右现在情况不危险,如果等到二三天之后,伤处稍微长好了一些,没这么惨了,人也醒了。主家就不会那么焦躁。
戚不病坐在喝茶,挑眼看了一眼侍立在旁边的侍人。
那侍人会意敛眸出去。
不一会儿便有下人来叫:“豚娘子不安,有些躁动,还是要郎君过去稍坐片刻,以做安抚。”
戚不病便起身,但有些不自在,看向寒官解释说:“大约是吓着了害怕。现在又遮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只要熟悉的人。”
又觉得不妥,连忙说:“阿豚是我见过最坚韧又最上进、良善的人。相互引为知己。”怕他以为自己图谋不轨。
见寒官并没有反对,这才松了口气似地,大步去了。
寒官看着他匆匆的步伐,沉吟了一会儿便跟上去。
不过没有进内间,只在窗下站着。
里面陶九九似乎确实不安稳,大约是镇不下痛吧。
少年低低地劝慰,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
“不怕。没事。一点疤也不会留的。”
“……我守在这里……”
“……寒执事知道,已赶来了,就在外面呢……”
很有耐心。
中间或有陶九九的说话声?
因说得太不清晰,也听不清楚。寒官怕是人醒了,连忙进去。
但戚不病已经起身正要出来了。
他伸头看了一眼,床上的人已经安宁下去。呼吸也恢复平缓。
怕惊扰了伤患,只得与戚不病出来,小声问:“主……阿豚说了什么?”
“听不大清楚,似乎是担心家里会因为她的事吵起来。”戚不病担忧地道:“寒执事,我早听她说,家中父母与舅舅不合,这次她能入学,又是舅舅的功劳。要是家里知道她烧成这样,会不会有什么……”这些是他日常,零零碎碎从陶九九口中听来的。
有家人弃她不顾的事实在前。他自然不觉得她这生身父母对她有多好。但也确实相信,两边会因为她的事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