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相救,醒来后见当年的陆氏美貌灵动,为着感念这救命之恩,便替崔四爷定下了这门亲事。
青凝记得姑母临终前,曾嘱咐过她,若实在有难处,可试着去寻这府中的老太君。
青凝见老夫人记了起来,又乖顺的问了句:“老夫人,前些时日给您送过去的香囊里加了安神的香,这安神香的方子原是我姑母留下的,姑母曾说,这是以前为您特意配制的,也不知您最近可睡的好些了?”
这一句话,倒是让老夫人想起了已故的陆氏,那孩子,虽不得儿子喜欢,倒也是个孝顺的。
她点头:“倒是有心了。”
叶氏微微蹙眉,刚要上前,就见廊下的小厮来报:“老夫人,世子到了。”
廊下风铃轻响,年轻的郎君褪下鹤羽大氅递给小厮,月白直缀,身姿如竹:“祖母,今日督察院尚有公务,是以来晚了。”
青凝回头,就见着了那张棱角分明的脸,皎皎明月的气度,不是崔念芝,侯府众人喊他世子!
老夫人看着走来的崔凛,笑意直达眼底:“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她执了崔凛的手,忽而瞧见身侧的青凝,便简略道:“这位妹妹你可见过?乃是四房故去陆氏的侄女,名唤陆青凝。”
“陆青凝?”崔凛的目光落在青凝的身上,含着温润的笑,轻轻反问了句。
青凝只觉头皮发紧,不自觉就后退了一步,那日醉酒后的记忆慕然浮上来,她记得她用濡湿的指尖,一笔一划,在他温热的掌心写下的,也是这三个字:陆青凝。
青凝头埋的更深了些,她有些害怕,害怕他将那些她对他误打误撞的勾缠,在众人面前吐出来。
忐忑等了半天,一颗心七七八八,她才听见崔凛道:“未曾见过”
第9章
稚嫩的花骨朵,颤颤巍巍的……
每年除夕,崔家各房主君皆会去祠堂祭拜,待得三位主君归来,立雪堂中的团年宴便正式开了席。
老夫人与长宁公主端坐主位,高几下,男女分列左右。
二太太王氏瞧着青凝在老夫人面前开了脸,便单独为她设了席位。
叶氏满面堆笑的引着青凝于自己身侧入座,眼底却藏了又几分不悦,这孩子,越来越不成体统了,竟也妄想上崔家的席面。
饮下第一杯团圆酒,老夫人扫了一眼厅中的儿孙们,略带遗憾:“今日若是大郎也在该多好。”
今日独缺远在边关的崔侯爷。
说完也不待众人宽慰,转了口风:“今日另有一桩喜事,灵毓已是年满十五,前几日又正逢生辰,今日我便做主,替她补上这及笄之礼。”
她朝身侧的长宁公主点头:“劳烦公主。”
长宁公主一身妃色宫装,金线绣制的大团牡丹花层层叠叠盛放在裙角,繁复的发髻上坠下点翠步摇,她挥挥手:“无妨。”
崔灵毓闻言出了席面,谢过祖母与长公主后缓步上前,水绿色月华锦,挽了一条丁香披帛,在这年节穿略显清淡了些,倒也趁得她清雅出尘。
长宁公主接过一枚碧玉簪,替她簪于发间,二太太王氏随即开了口:“我们崔家又多了一位嫡出的娘子,生得又这般出挑,往后老夫人可不许太偏心了去。”
老夫人便要笑着来打她的嘴,几位妯娌也忙着恭贺叶氏几句。
崔灵毓回到席位上的时候,伸手摸了下发间的玉簪,她微微转头去看青凝,问:“青凝,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