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大理寺草草结案,又是要包庇些什么?
他只点明要害,剩下的崔侯爷自然想地明白,
崔溯颔首,听崔凛又道:“不知父亲可还记江南陆家,那个因贩卖私盐而被抄家的陆家,似乎与此案也多有牵扯。”
崔溯沉默下来,想起了去岁的那场战事,因朝廷下拨的军需迟迟未到,五千将士困死在鹿城,一个个饿到虚浮水肿,却死死守住鹿门关,那些只剩一口气的兵士们将自己层层叠叠堆在城门口,只为用自己血肉之躯抵住城门。到如今他也不愿回想鹿城的惨状,也不知那一具具面目全非的尸首,是谁的春闺梦中人,又是哪位母亲日日挂念的儿郎。
边关的将士风餐露宿,用性命守护这太平盛世,朝中的公孙侯爵、世家大族们却卖官鬻爵、奢靡贪腐
他低低叹了声:“冬日严寒,这个年关,不知又有多少边关百姓流离失所。”
半晌又道:“大理寺既已结案,必然是已经探过了陛下的口风”
久经沙场的崔侯爷顿了顿,语气郑重了几分,他问:“崔凛,你可还要继续查下去?”
崔凛站在厅中青松一般,他说:“父亲,有何不可?”
......
锦绣堂离勤勉阁不远,崔溯回去的时候,院子里早已熄了灯。
长宁公主卧在绣榻上,身侧点了一盏昏暗的宫灯。
在这恍惚的光影中,她以手支颐,轻轻阖了眼,她又梦见了当年的自己。
那还是嘉靖二十年的初春,她出嫁的那日。
天真热烈的小公主着了喜庆的嫁衣,安安静静的任由宫人梳妆,想起那人挺拔的身影,小公主眼睫垂下,带上一抹羞涩。
在这一片红色的喜庆中,她的母后却目含哀愁,郑重对她道:“长宁,你出门之前,母后要你应下一件事。你该晓得,崔溯手握重兵,你父皇不得不倚重他,你今日,无论如何不能毁了这桩姻缘。”
长宁有些讶然,不明白母亲为何在此时说这样的话。
待得她于崔家门前下了花轿,她才晓得,今日除了她,还有公孙家的长女一同嫁了过来。
她看见崔溯朝着公孙文慧先伸出了手,将她护在了身后,他眼里有歉意,对当年的长宁道:“长宁公主,对不住,只是公孙文慧已有了身孕。”
父皇、母后、夫君.....,他们所有人都瞒着她,一同摧折了她的傲气。
长宁公主一阵心悸,猛然睁开了眼。
她原以为她是不在意的,她今日才知道,原来她是嫉妒公孙文慧的,嫉妒到差点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长宁抚着胸口,轻叹了一声。
她忽而又想起了今日团年宴上的那位陆家小娘子。
幸好,还有人记得她当年烈烈骑装的模样,是啊,外头天地辽阔,又
何必拘泥于情爱一道。人,要输得起。
只是,人生若是能再来一次,她定不会再踏出这一步。
她这样想着,便重又闭了眼。
忽而有冷风灌入,男子的声音异常清晰:“如何睡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