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一斜,看到不远处走在竹算边的女儿,还有那故人之女。
「老夫虽然不自在,但你是要当皇帝的,何必有这种烦恼。」
「倒不是烦恼,我只是在想,今年年关九江在大战倒还好说,未来我该到哪过年。」
超纲了,鲁妙子连连摆手:「老夫哪来答案?」
「不过,我真有些佩服你。」
他想起往事,叹息一声:「你七窍玲珑,付出的心思比我多。」
「还有.」
鲁妙子上下打量着他:「你总是想这些儿女情长,武学修为怎这样高的,岂不叫天下练武之人深感惭愧。」
「不难,管理好时辰便可。」
他随口一说,老鲁竟真在认真思考。
不多时,石青璇与商秀珣一道走近。
见到鲁妙子,石青璇礼貌问好。
故人见面,自然会聊起一些陈年往事,这些事,多半与碧秀心有关。
午时在一起用饭,周奕与鲁妙子对坐。
他坐在下方,时而左看,时而右看。
她二位虽对他的行为有点不满,却也用眼神给他回应。
周奕见状,这才心安。
「鲁先生,我即将去长安取出邪帝舍利,你要与我一道吗?」
他说完,又加了句:
「阴后就在长安,先生是否前去说清当年恩怨?」
鲁妙子第一时间不清楚他为何这样问,却果断拒绝了:
「我与阴后再无瓜葛,何必相见。」
他说完便听到一旁女儿的声音:
「老头儿,你总算有点良心。」
这麽一来,商秀珣对他的气又消了。
鲁妙子暗自一笑,才明白是周奕故意问的。
周小子果然仗义。
他也准备帮忙递话,没想到,周奕已拿起他酿的六果酿,给商秀珣和石青璇各倒一杯。
接着什麽话也不说,就当他老鲁不存在一般,自顾自拿起酒盏,朝她二人示意一下,笑着一口喝尽。
她们只是沉默了几息,彼此对望一眼。
石青璇开口道:「舍利有庞杂的精神力量,拿的时候谨慎些。」
「明白。」周奕应了一声。
商秀珣接上话:「别涉险,别受伤。」
「好。」
周奕又应一声,而后看到她们把酸酸甜甜的酒喝了。
鲁妙子全程旁观,心感差距,大饮一口六果酿。
奇怪,今日这酒更酸了,还有一股淡淡苦涩..,
接下来,周奕在飞马牧场待了九日。
这些时日,因为三个人在一块,除了偶尔说笑,他多半时间都遵从周礼,行止无可挑剔。
治菜作画,带着她们练功,还一道去沮水结冰的水上垂钓..:
时间飞逝。
他离开的那天,石青璇并没有立刻回巴蜀,或许还会在此待几日。
想到她们的脾性,周奕倒也不担心。
飞马牧场东峡出口。
「南方兵马正在调动,而今离别在即,下次再见时,可能是天下平定的时候。」
周奕似带着离别伤感,可是,对面的两位却各有一丝笑容,像是没什麽别离之情。
「你还想说什麽?」
「嗯,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吧。」
周奕的伤感之色一闪而逝,微微一笑。
「我仅是想要一个离别前的拥抱,」他指了指远方正在东升的朝阳,「就像拥抱这温暖的晨曦一样。」
石青璇笑着摇头:「不要。」
美人场主更是指向山下:「你快走吧。」
周奕听罢,转头便走,可他只迈出一步,旋即像是改变主意,转过身朝她们走去。
他抱了抱美人场主,又抱了抱石青璇。
或许是因为他没有过分举动,就像是朋友告别时拥抱,故而一切都很顺利。
不过,这已是极大的胆量了。
周奕头也不回的招手,带着一脸轻松笑意下山去了。
石青璇见他走远才问:「那些菜肴都是他想出来的吗?」
「是的,还有他做的菜谱。」
「好用心,我...我可以看看吗?」
商秀珣的考虑一闪而过,很快点了点头:「当然可以。」
「青璇能与我说说他在巴蜀的事?」
石青璇很乾脆:「能。」
开源元年一月末,南方迅速归于稳定之后,大军跨过长江,聚集在淮河以南。
二月初,大军正式北上。
周唐文书,在快船健马护送下,先一步传至北方各位霸主手中。
大军未至,一路上诸多郡县长官,已备好城中印信,高悬周旗,准备受降。
东都自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响应,由杨侗亲书,送至关中。
只待李渊投诚,方可在最短时间完成一统,
可叫人意外的是..:
不管是南方还是东都来信,一入长安,便如石沉大海。
按照李阀阀主的性格,该有所反应,可李渊恍若未闻,不知有何依仗。
众说纷时,更有来自九州内外众多江湖人物涌入长安。
据说邪帝舍利再现,更有破碎虚空之秘。
若在数年之前,一则谣言无法引发轰动,
可自净念禅院一战后,天下皆知破碎虚空真实存在,更听说,当世诸位武道大宗师或在长安聚首。
只此行迹,便让江湖人相信传言不虚。
漠北武尊与高丽的弈剑大师向来不出守护之地,如今齐往长安,因他们年近百岁,想要取得舍利,延长寿岁。
因此,更多江湖人蜂拥而来,
多数是增长见闻丶凑热闹的人,或有想见识武道大宗师武学者,也有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企图火中取栗。
这一次,进入长安的武者,比当初去东都的还要多。
可此等危险局势,李阀仍无所动,叫人费解。
几乎同一时刻,漠北草原暴动。
位于北疆的北霸帮丶外联帮丶塞漠帮与长白派折损了大批人手。
漠北三帮一派,受到巨大打击。
比如以奚族人大贡郎为首的外联帮,直接倒向颌利可汗。
任何敢在漠北一带不听从大可汗号令的势力,全数被灭。
十万金狼军过处,简直是毁灭级的灾难。
颌利可汗正在备军,在小可汗突利的配合上,整合草原势力。
凉国李轨丶西秦薛举,也调集大军。
那些常年在漠北河西一带打拼的商队马帮,为了活命,全都撤回中原。
谁都明白,一场大战近在眼前..,
「杀!全都给我杀了,一个不要放过!」
荥阳城楼上,一名四五十岁,作文士打扮的男人正在大喊。
魏徵的眼中流淌着怒意,脸上的忧郁之色,比之前更浓厚了。
城楼下方,正有大队人马围住中间那一圈人厮杀。
围在四周的人,几乎是中间那伙人的两倍。
可是,竟一时不能将那伙人拿下。
双方恶斗极为惨烈。
「魏徵,你在做什麽?」
一名身着宽大白袍的英武汉子一脸急怒,快步跑来:「快让他们住手!」
他背负长弓,两眼散发锐芒。
「王将军,他们已经疯了。」
「他们可是密公亲信,怎会疯掉。」
「事实就是如此。」
王伯当眉头一皱:「魏徵,你偷偷调军,要背叛密公?!」
话罢,拔出腰间长刀。
魏徵怒视他一眼,迎着他的刀走了上去,他不仅无惧,还将王伯当的刀放在自己脖子上。
「王将军,城内有五户人家被他们屠戮,上百条人命,这样的人不该死吗?」
王伯当乍闻此事,登时失色:「该死,但是你也该让我调查清楚。若是属实,我亲手斩杀他们!」
「密公让你理政,你不该越调兵。」
说到这句话时,语气已经放缓。
魏徵道:「等你调查,他们已经走了。」
「你知道死掉的是什麽人吗?」
「其中有几人,正是李密的亲信,他们躲在荥阳,观察我的动向,也在观察你。故而他们知道李密所在,如今被杀,却是这些疯子在灭口。除了那几人,其馀死掉的则是被牵连进来的无辜之人。」
魏徵又朝城下喊道:「给我杀!」
喊过之后,又望着有些失神的王伯当:
「你要觉得我在胡说,那麽请问你,李密在哪?」
王伯当把刀一收。
他脸上茫然之色更浓,因为回答不上来。
魏徵可不管他的崩溃情绪,继续道:
「你以忠义待人,想着士为知己者死,可是选错了人。李密害怕道门天师,他不想死,所以连你也不信任,否则,你不会被安排在荥阳,和我一样成为天师的泄愤对象。」
王伯当愣在原地,他张口想要反驳。
魏徵直接抢话:「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王将军,你已经不是愚忠,而是蠢。如果明知一个人心怀不正,为祸一方,还继续助纣为虐,为他赴死。这非是壮烈与忠贞,而是无可救药。」
王伯当瞪大眼睛,他虽然喜欢说话,但要辩驳,哪里是魏徵对手。
「人的心中要有一面明辨是非的镜子,能知道对与错,并做出抗争,哪怕皇帝犯了错,也要有胆量指出来。如此一来,死也死个痛快。你现在如果有这面镜子,就该照照你自己。」
「我早说过,那些异族人不能信,把这些人的脑袋弄坏了。」
「倘若你还是条汉子,现在就杀下去,别让这些祸害跑到郡县其他地方残害百姓。」
王伯当终于找到宣泄口,他怒发冲冠,站在城头上,拔弓便射。
他素有神箭之名,射出的箭矢能在空中划出各种各样的轨迹,叫人防不胜防。
连连发箭,一箭比一箭快。
在乱战中,被一名神射手盯上相当致命。
顷刻间,被包围的那些人中的数名一流高手,全部坠马倒地。
王伯当连射数轮,把箭囊射空。
又提刀杀将下去!
这时,围攻一方气势大涨,加上王伯当这一猛将带领,立刻冲向包围圈中心。
城楼下血流成河,躺着近千尸首。
王伯当返回城头找上魏徵,他一身是血,肩上还有刀伤。
「请!」
魏徵明白他的意思,随他一道,去那几家被屠戮的门户。
一番查探,果如魏徵所言。
王伯当弃刀于长街,心中的疼痛,远胜过肉体。
魏徵说的那番话,此刻想来更为扎心。
「你是怎麽调查出来的,还有,没有我的命令,为何你能调军?」
魏徵直言道:「消息是天师手下的人帮我查的。」
「李密让你观管军,但有不少人,他们已经不愿跟从李密,这些人愿意听我的。」
「你...!」
王伯当想骂人的,又住了口。
「你见过天师?」
「是的。」
魏徵随口将那晚的事一说:「他与李密完全是两种人,一个走的是邪路,一个走的是大道。」
「南方的消息你也听到了,难道还要让荥阳处于战火中吗?」
王伯当叹了口气:「我该怎麽做?」
魏徵道:「哪怕天师要杀你,你也该做点有意义的事,军中大多数人还是听你的,先调军,按照我收到的消息,把那些要惹乱子的人提前杀掉。」
「你在荥阳待了这麽久,吃了百姓种的米粮,该为他们做点事。」
「如此一来,你以后死了,他们会说王伯当是条汉子。」
「做不做?」
魏徵凝视着他,王伯当朝天空看了半响,又朝魏徵点头。
魏徵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感觉这汉子还没有蠢到家。
这一下,正拍在王伯当的伤口处,疼得他咬紧牙关。
魏徵雷厉风行,在王伯当的配合下,从白日一直杀到黑夜,李密那些『疯掉」的亲信还有其背后的江湖势力丶异族势力,全被清除。
没有王伯当配合,他真的做不来。
这一杀,又是数千人头。
魏徵自己都感到后怕。
深夜,两人来到李密府上,魏徵就着月光,打井水洗了一把脸。
「其实,我也被李密骗了。」
魏徵擦着脸上的水渍:
「当初李密对我说,只待天师收复南方,荥阳的布局便失去意义,他的亲信会撤出此地,将荥阳拱手相送。」
「如此一来,与民无犯。」
「但不知什麽原因,他的亲信毫无撤出的打算,反倒酝酿起险恶计划。」
「若没有外力相助,我俩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魏徵摇了摇头:「这次要多亏了你,否则,天师一定以为我说话欺骗他。」
王伯当忽然笑了:
「怎麽,你魏徵也有怕的时候?」
魏徵道:「我倒不是怕死,只是可惜了。
「我还有很多大志没有实现,若新朝建立,我想当一名谏臣。」
「谏臣?」王伯当又笑了,「那和找死有什麽两样,你没听说他心眼小,到处寻人算帐吗?」
「非也。」
魏徵笑道:「此乃新君之智,凡事师出有名。」
王伯当为之一愣,他自觉没有几日可活,说话很是随意:「你这分明是询询阿之词,谏臣当不了,溜须拍马乃是好手。」
「你懂什麽?」
魏徵道:「你仔细回想一下,他杀戮虽盛,但杀的都是什麽人?」
「若真是小肚鸡肠,徐世绩能活吗?或许那天晚上,我已经被杀了。」
「我反倒觉得,这位新君是位襟怀洒落丶恢弘大度的仁者,还体恤于民,难得得很。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态,他的武道境界才那般高。」
「嗯,一些小毛病肯定是有的,只是我与他接触的少,不太了解。」
王伯当听罢,不禁想起当年在雍丘的事。
藉此时机,开始与魏徵诉说。
两人一直聊到天明,魏徵这才搞清楚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
他对王伯当说:
「如此看来,你死得也不冤。」
「放心,看在你这次帮忙的份上,我给你立一块好碑,每年祭日,总少不了你一壶酒。」
王伯当朝他一拱手:「多谢魏兄美意。」
魏徵还想说话,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打外边传来,接着在两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一道白衣人影,正漫步走来...
I I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