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今天突然被老太爷召来陪同逛园子,刘大人的内心无疑是十分激动的。
老太爷能想着他,说明他刘大人还有进步的空间。
站在刘墉旁边的是军机大臣董诰,此人乃前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丶小董」之称。
写得一手好字,当年会试时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老太爷却亲自将其改为二甲第一,作金殿传胪。
看着是降了一名,实则是明降暗升。
因为二甲第一名待遇要比探花郎好。
之后董大人仕途也是极顺,不到四十岁就出任军机大臣管理户部一直至今,两次被老太爷图绘紫光阁,可见老太爷有多麽喜欢他。
只是作为分管户部的军机大臣,董大人这会心情没刘侍郎那麽激动。
心头很重。
今年这场规模远超过往丶热闹非凡的八旬万寿节庆是七天前落下帷幕的,户部和内务府共同统计用银一千六百八十五万馀两,比之老太爷七旬大寿多用了二百六十馀万两。
虽然各省督抚「孝敬」了二百多万两,不少工程也是由各省督抚直接承担过去,但用银数量之大也让国库无比吃紧。
开春就要用兵高原,四川总督李世杰已抽调驻防成都的八旗兵500人,绿营兵2600人,投降的金川降兵千馀人开赴高原,年后还要陆续再派些绿营过去,加上福康安指挥的索伦兵,以及前年就派在高原的营兵,预计动用兵力一万五千人左右。
这一万五千人看着不多,但高原用兵可不是平地征战,所费十分惊人,当以十五万人计算才行。
帐一算起码得大几百万两银子开销,又等不及明年夏税,钱从哪来?
而和珅明明收取各地官员的议罪银多达数百万两,只这钱入了广储司却跟铁公鸡似的一毛都拔不出来,气的董诰前几天就跟和珅吵过一架。
和珅不给,他有什麽办法。
心忧国事的董中堂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趁老太爷心情好提上一两句,说不定就给准了。
未想老太爷这边夸了刘墉两句就进紫云轩喝茶了,喝着喝着可能是实在想不到下面两句诗怎麽写,竟对和珅道:「走,到你家瞧瞧朕的宝贝闺女跟女婿去。」
皇上要到自己家看女儿女婿,和珅那叫一个喜啊,赶紧通知侍卫安排下去。
董中堂无奈,只得先按下此事不表。
和珅家离丰泽园不远,没一会老太爷的大轿就停在了和家门前,早接到通知的和府众人赶紧上前参拜,为首的正是去年才成亲的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与老太爷最疼爱的女儿十公主。
二人也真是好一对郎才女貌。
再次看到宝贝女儿,老太爷自是心情大好,左手拉着女儿,右手拉着女婿入府便享天伦之乐去了。
陪着逛园子的皇子大臣自也跟着进去,和府一时热闹无比。
和珅这边自是忙前忙后,虽与老太爷是亲家公,可不敢真以亲家公身份自居,又自觉将「主角」让给儿子儿媳,于边上如一家翁般慈祥无比。
时不时的陪着老太爷发出爽朗笑声,聊些家里事,只管事刘全没什麽眼力界的偷偷给自家老爷悄悄塞了什麽东西。
和珅看完,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旋即想到今日老太爷光临自家,天大的事也不能扰了老太爷兴致,便让刘全先退下。
这件事他明天再处理。
未想,老太爷却瞥见自家宠臣脸色有变化,他聋归聋,眼没瞎呢。
不禁放开宝贝十公主的手,笑着问和珅:「出了什麽事,叫你这般难看?」
嘉亲王永琰同刘墉等人闻言也向和珅看来,好奇的很。
和珅赶紧摇头:「主子,没事,奴才脸色好看着呢。」
说完挤出笑容,看着一点不假。
却让老太爷不高兴了,欲起身却有点吃力。
「父皇,」
十公主见了赶紧上前搀扶皇阿玛起身,尔后又扶皇阿玛走到家翁面前。
「到底出什麽事了?」
老太爷的声音不大,却充满魔力,不容质疑的魔力。
和珅无奈,目光有意无意扫了眼正看着他的嘉亲王,把心一横竟是说道:「主子,外面有人把奴才的人给打了,还说打的就是奴才的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