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之部曲家将,生还者皆加封五品骑都尉,赐金五十两,其中伤残者,命贾家善加照拂,养其天年。
贾家之部曲家将,阵亡者皆加封四品轻车都尉,赐金百两,爵位准其子嗣承继,且此代承袭并不降等,特谕兵部造忠烈册,享太庙血食。
其馀有功将士,着兵部造册登记,逐一封赏。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戴权宣读完旨意,薛蟠,贾环,贾芸,贾琮,以及那些部曲家将的父母家人,便纷纷山呼万岁,即头谢恩。
而那些开国勋贵,文武大臣,则一个个感慨不已。
他们首先感慨的是薛家,本是一介商户,靠着大把的砸银子,先是成为了外戚,而现在又靠着军功,成为了勋贵,而且还是伯爵。
看来陛下对这薛家,还真是关照有加啊!
看来这金陵薛家,大概率不会一代而衰,估摸着还要兴盛好多年呢!
往后说不得,要与这薛家搞好关系才行啊!
接下来他们感慨的则是贾蔷,更是宁国府。
宁国府被抄家除爵才几天啊,宁国府嫡派玄孙之中,便又出了一个伯爵。
而且这贾蔷不像薛蟠,贾环他们身体伤残,往后无法再去军中效力,也就无法再获得军功爵位。
这贾蔷此时尚在军中,有的是大把的机会立功,搞不好等剿灭倭寇之后,这贾蔷的爵位还能再往上升一升呢!
搞不好宁国府又要枯树发新枝,又要再度兴盛起来了啊!
当然,最让他们感慨万千的,还是荣国府,以及荣国府的那些部曲家将们。
几乎在一夜之间,荣国府便多了一百六十个军功爵位,其中有二十三个五品骑都尉,一百三十七个四品轻车都尉。
这些爵位虽说都不太高,也没有什麽食邑,但袭爵人一旦去军中效力,便都是基层军官,不用再从大头兵做起了。
若是他们再立下什麽军功,那麽再过些年,贾家在军中的影响力,便只有北静王府才能与之相匹敌了。
再说戴权宣读完旨意之后,便来至薛蟠和贾环身前。
「两位爵爷,快些随咱家进宫,娘娘还在宫里等着呢!」
薛蟠和贾环闻言,顿时大喜过望。
要知道,女子一旦进宫,便不能再轻易出宫,更不能轻易见外男了。
哪怕是父亲,兄弟这样的骨肉至亲,也是不能随便相见的。
要知道众妃之首,贤贵妃贾元春,也是在怀孕之后,陛下才特下恩旨,让贾政,贾宝玉进宫去与贾元春见了一面。
不管是对于贾元春,还是对贾政和贾宝玉而言,这都是天大的恩典。
而现在,陛下又将同样的恩典,赐给了薛蟠和贾环,也难怪他们会喜不自禁了。
薛蟠和贾环,分别与薛家之人,贾家之人吩咐了几句之后,便翻身上马,跟着戴权往紫禁城而去。
等到了紫禁城,入了乾清门之后,戴权并未依照惯例,带着薛蟠和贾环去向皇帝谢恩。
戴权只是说了一句:「陛下这会儿正忙着呢,两位爵爷先去见过娘娘,再于申时三刻,来武英殿谢恩吧!」
说罢,戴权便让两个小太监,分别带着薛蟠和贾环,去了薛宝钗的翊坤宫,和贾探春的长春宫漪兰殿。
且说薛宝钗,今儿一大早,小桂子便前来告知她,她哥哥薛蟠今儿回京,陛下会召薛蟠进宫,
让他们兄妹见一面。
薛宝钗喜不自胜,连忙带着莺儿,做了一大桌子她哥哥平日里喜欢吃的饭菜,只等着薛蟠进宫可是薛宝钗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她哥哥薛蟠的身影。
便在这时,薛宝钗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响,薛宝钗循声望去,只见她哥哥薛蟠,跟在一位小太监身后,正迈步踏入殿门。
薛宝钗不禁红了眼圈,轻轻的叫了一声。
「哥哥。」
正低着头,躬身入殿的薛蟠,听见薛宝钗唤他,抬头看了眼薛宝钗,也不由得红了眼圈。
可薛蟠还是依照朝廷礼制,来至薛宝钗身前,恭恭敬敬的跪地行礼。
「微臣薛蟠拜见贵妃娘娘。」
薛宝钗受了薛蟠这一礼,然后紧忙俯身,去扶她哥哥起身。
不料,一只手握住了薛蟠的右臂,另一只手却一把抓了个空。
薛宝钗这才意识过来,她哥哥的左臂没了。
几乎在一瞬间,一股巨大的悲痛袭上薛宝钗的心头,让她不由得泪流满面。
薛宝钗一手拉着薛蟠的空袖管,一手抓着锦帕,紧紧捂住樱桃小口,婴婴哭泣起来。
「鸣鸣鸣,哥哥,我错了,我不该送你去前线,我不该逼你上进,呜鸣鸣,哥哥.....
看着悲痛不已的薛宝钗,薛蟠也红着眼圈,却并没有流泪,而是淡然一笑。
「好妹妹,你这是说的什麽话?往日里你和妈妈,不总是嫌我不争气,总是说我不上进吗?
现在我好不容易有了点出息,好端端的你哭什麽,你应该笑,应该为我高兴才对啊!
好妹妹,我是堂堂男子汉,是咱们薛家的顶梁柱,只要能建功立业,只要能光宗耀祖,区区一条手臂,又何足道哉?」
正在哭泣的薛宝钗闻言一愣,心说她哥哥这话,怎麽听着如此耳熟呢?
是了,那日陛下在安慰她的时候,也说过同样的一句话。
当时陛下与她说,若是她哥哥薛蟠在这里,也一定会这麽说的。
而现在,她哥哥果然这麽说了。
看来,还是男人更了解男人,还是陛下更了解她哥哥啊!
便在薛宝钗愣神的时候,薛蟠好似献宝一般,一脸得意的说道。
「好妹妹,陛下加封我为三等伯,食邑八百户,嘿嘿,从今往后,咱们薛家也与贾家,史家一样,也是勋贵了,好妹妹,你看我牛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