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大宋文豪 > 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求月票!

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求月票!

而回锅肉,则是油亮卷曲的肉片形成「灯盏窝」形状,裹着浓赤酱汁,与翠绿蒜苗丶乌黑豆豉交映,入口焦脆与软嫩交织,酱香咸鲜中透出微辣回甜。

至于鱼香肉丝,陆北顾写的半点不假,酱红肉丝看上去真就像「肉丝裹汁如璎珞」一般,而旁边黑亮木耳丶玉白笋丝丶翠绿葱丝层层堆迭,都裹着晶莹油亮的鱼香汁,看上去就让人觉得美味极了。

他每尝一道菜,便与《蜀馔录》中的描述印证一番,越吃越是心折,只觉这小小餐盘间,竟藏着天地至理。

苏轼一边品味,一边由衷赞叹:「陆贤弟这『箸头禅机』,苏某今日算是亲身体悟了!此味当镌之鼎彝!」

虽然极力克制,但菜肴还是不知不觉间都入了腹中,幸好陆北顾怕他吃出事,做的分量偏少,所以并未再如午间般狼狈。

菜足饭饱,茶香袅袅。

两人谈兴愈浓,从美食滋味,聊到诗文见解,再论及天下文章。

一时间,竟有些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意。

苏轼发现陆北顾见识广博,思维跳脱,常有惊人之语,虽在诗词上不如自己,但其学识之驳杂,见解之新奇,竟隐隐给他一种高山仰止之感。

而陆北顾对于苏轼这种历史级别的诗词天赋,也是羡慕不已只能说,幸好科举不考作词,作诗的话,试帖诗与正常诗作的评价标准也截然不同。

聊到夕阳西下,苏轼虽有不舍,但想到还得赶回眉州与父亲丶弟弟一同收拾家里,准备赴京赶考,也只得起身告辞。

「陆贤弟,今日一晤,珍馐美味,金玉良言,苏某铭感五内!」

苏轼郑重地对着陆北顾深深一揖。

陆北顾亦起身还礼:「子瞻兄言重了,能与兄台把盏论道,品鉴滋味,亦是人生快事。」

他已经帮苏轼叫好了等候在门外的驴车。

车夫是个老实巴交的老汉,车上铺着乾草,挂着一盏防风的灯笼。

苏轼在陆北顾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坐上驴车,然后掏出铜钱来付给车夫,他的动作比来时明显迟缓了许多,显然腹中存货依旧可观。

他坐定后,忍不住又回头深深望了一眼在灯笼暖光映照下的「陆氏私厨」招牌,以及站在门前相送的陆北顾。

「陆贤弟,留步!他日京城再会!」

苏轼挥了挥手,声音在寂静的秋夜里格外清晰。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陆北顾也挥手回应,「京城再会!」

车夫轻轻吆喝一声,鞭梢在空中甩了个脆响。

那匹温顺的灰驴便迈开蹄子,拉着吱呀作响的简易小车,载着心满意足却又怅然若失的苏轼,缓缓驶入合江县南街沉沉的夜色之中。

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单调而悠长的声响。

秋夜的凉风带着水汽拂面而来,吹散了苏轼身上的烟火气,却吹不散他脑海中翻腾的思绪。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苏轼喃喃自语,回味着这句诗的意境。

他仰头望向夜空,稀疏的星子闪烁着清冷的光。

秋夜的薄雾渐渐弥漫开来,驴车的身影最终消失在合江县通往眉州的官道尽头。

而陆北顾,也到了再次离开合江县,去奔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的时候。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