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你这『君子远庖厨』的圣训,学得还不够到家啊?」
「哈哈,圣人之言,也得分时候嘛!」
苏轼大笑,随即又牵动了肚子,龇牙咧嘴地「哎哟」一声。
苏洵在一旁看得又好气又好笑,斥道:「病中还不知收敛!」
「子瞻兄,身体虚就先躺下说话。」
陆北顾示意他躺回床上休息,然后仔细询问了症状。
苏轼对此详细作答,并且出示了大夫给开的药方。
中药药方,陆北顾其实不太看得懂,不过苏轼的症状,倒是很有助于他判断病情。
——苏轼主要是腹痛丶腹泻,次数频繁,精神倦怠,但并无高热呕吐等急症。
这与陆北顾猜测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或急性肠胃炎引起的痢疾症状基本吻合。
「问题不大,但需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陆北顾心中有了底,对一旁的苏辙问道:「可否烦请寺内僧人取些温水来,再准备一点细盐,若有饴糖或石蜜最好,没有的话,寻常蔗糖块也可。」
苏辙看向苏洵,见父亲点头,便应声去了。
苏轼好奇地看着陆北顾。
苏洵虽未说话,眼神中也带着探询。
陆北顾解释道:「腹泻过频,体内津液流失太多,人就会发虚丶无力,光喝清水效果不大,反而可能冲淡体内本就稀少的盐分。故而需得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糖,盐能补充此前丢失的盐分,糖则能帮助水分更快被身体吸收利用,此法虽简单易得,但效果立竿见影。」
不多时,苏辙就找来了一大碗温水和一小碟盐,还有几块黄褐色的蔗糖块。
陆北顾取过一只乾净茶碗,先倒入温水,然后用筷子小心地蘸取少量盐溶入水中,尝了尝味道,感觉咸度差不多了,才又放入一小块蔗糖,搅拌至完全溶解。
「子瞻兄,趁温热,小口慢饮,感觉好些了,就再喝一碗。」
陆北顾将调好的淡盐糖水递给苏轼。
苏轼将信将疑地接过碗,看了看里面澄清的液体,又看了看陆北顾笃定的眼神,终于仰头喝了一大口。
这东西味道很怪,又咸又甜的,肯定是不好喝的。
「感觉如何?」苏辙关切地问。
苏轼咂咂嘴,仔细体会了一下:「嗯倒也没什麽特别,就是肚子里好像没那麽空落落地发慌了?」
「这就对了。」陆北顾点头,「继续喝,慢点,先把这碗喝完。」
然后他嘱咐苏辙:「今日就以此水为主,多喝几碗,而饭食也需清淡,喝点米粥就好,油腻荤腥暂时忌口。」
苏轼依言小口啜饮着,一整碗下肚,精神似乎真的振作了少许。
他放下碗,看着陆北顾,眼中满是惊奇:「这法子当真闻所未闻,却又似乎有些道理!比那苦药汤子可好受多了!」
「有效就好。」
陆北顾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提起了正事:「不过子瞻兄,你这身子骨,可要快些好利索了,明日初八,可有一场关乎我蜀中文教颜面的硬仗等着你出手呢!」
苏辙连忙将陆北顾对章氏叔侄实力的评价说了一下。
此前,是林希与苏辙在文会上发生了争执。
但三苏对于二章的实力,并不了解,只知道他们跟林希一样都是福建人。
而苏轼起初听得眉头紧锁,当听完时,眼中却陡然亮起好胜的光芒,那股因生病而稍显萎靡的锐气瞬间被点燃。
「章衡?章惇?」
苏轼猛地坐直了身体,苍白的脸上竟是红了:「好!好得很!我正愁这病榻之上百无聊赖,竟有这等趣事送上门来!林希狂悖,贬我蜀地文教,那章氏叔侄既被陆兄如此推崇,想必也非等闲人物!明日文战,岂能少了我苏子瞻!」
——陆北顾对章氏叔侄的极高评价,反倒成了让苏轼起了争胜之心的激将法。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病痛都减轻了大半,转头对陆北顾道:「陆兄放心!有你这法子相助,再睡一晚,保管明日生龙活虎!定要与他们好好较量一番,看看他们的『锐气』,可能锐得过我的笔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