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沙枣
怕万一火车再哐当撞一下,陈棉棉双手抓着门把手。
她说:“你帮我问问去,萝卜湾去年的沙枣还有没有剩的,还有的捡不。”
其实她一眼就认出魏摧云了,
这会儿他才下车,骂骂咧咧的往前去了。
经过一个手下,他搧一巴掌还要骂一句:“我日.你爹的逑啊,跑快点。”
陈棉棉见赵凌成不动,推了一把:“愣着干嘛,快去啊。”
见他仍然不动,又说:“汪汪汪,我是小狗,行了吧?”
赵凌成依然没动,但见陈棉棉要走,又气冲冲的说:“萝卜湾划归军事禁区了,从去年起就无人进入,魏摧云也无权进入,你是要沙枣吧,我帮你找。”
萝卜湾是一片沙漠绿洲,里面有十几颗沙枣树。
女配小时候经常上那儿打沙枣。
但那也是个本地人都极少知道的地方。
因为一旦遭遇沙尘暴,管你是谁,照样要被沙子埋掉。
哐的一声车门打开,勤务兵上车拿行李。
车已经到站台了,因为大漠少雨,专家们坐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敞篷车。
赵凌成早换回军装了,有人敬礼,他得要回礼的。
其实他也挺怀疑魏摧云的,当兵是兵痞,退伍后直接成地痞流氓了。
赵凌成一直待在基地,偶尔出去,也只去农场,还没看过泉城领导们的档案,也不了解魏摧云的家庭出身,就问陈棉棉:“魏摧云的父母呢,听说还健在。”
陈棉棉说:“他爸是死在解放战争中的,有两个哥哥,去了朝鲜就再没回来,就在他哥去朝鲜时,他娘被抢粮的土匪打断了腰,后来就成瘫子了。”
为啥陈棉棉记得特别清楚,魏摧云会因贪污而被枪毙。
因为他是书中男主拉下马的,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唏嘘的一个坏人。
他是烈士家庭,还是剿匪英雄,甚至还是个大孝子。
但同时,他又是个臭名昭著的大贪污犯。
勤务兵装好行李上车,车经过,所有的铁路工作人员都在敬礼,魏摧云亦然。
见赵凌成看自己,他还笑了一下,但目光扫过陈棉棉,就阴气森森的了。
当然了,她四处跟人讲,说他又胖又秃,又老又丑,还是拐卖犯的同伙。
她还害他被公安查了又查,他心里必然也特别恨。
见有没注意到赵凌成经过还在忙碌的人,他抬手就是一巴掌:“敬礼!”
该怎么形容其人呢,高大威猛眉刚目毅。
叫陈棉棉想起陈佩斯那句名言:你朱时茂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叛变了?
但最醒目的,是那些被他臭骂的铁路职工们粗糙的大手。
所有人的手上全裂着大大小小的血口子。
他们全是军人转业,也比陈金辉那种沿铁路溜达的巡查人员辛苦太多。
车行
他也很想不通,曾经妻子多么勤快啊,只要在家就擦擦扫扫,抢着帮他洗衣服,厨房擦的干净明亮,但现在她变了,变懒了,尿布她都不想洗。
而他虽然不清楚她到底要怎么做,暗猜她应该是瞄上了申城干休所的洗衣机。
但他估计她搞不来,尿布也得他咬着牙洗,因为人和人是不同的。
申城干休所那帮老领导可不像首都的一样大公无私。
他们就跟赵凌成一样,精致利己。
炮已经来了,他当然一清早就去上班,又去野外了。
陈棉棉本来准备找孙冰玉或者薛芳,帮自己先去打俩馒头来吃。
但进了洗手间,就看到镜子前多了一瓶杏仁蜜。
杏仁蜜,就是一开始顾大夫跟她讲的,可以淡化妊娠纹的化妆品了。
陈棉棉略一思索,也就明白它是哪来的了。
这东西据说只有首都和申城的大宾馆的百货商店才有特供。
那应该就是赵凌成委托雷鸣买来的。
据说一罐得要八块钱,天价,但陈棉棉可不会省着。
主要是太怕长妊娠纹了,她挖了厚厚一大块,均匀涂抹到了肚子上。
进了厨房,就见窗户开着,窗台上搁着俩底部焦黄,还热气腾腾的大馒头。
她才露头,立刻围过来几个家属:“等你好几天了,快,买瞎瞎。”
大家胆子也大了,纷纷钻进小屋,自己掏瞎瞎比大小。
对了,姜霞的食堂主任被罢免,除了蒸馒头,她还得在农场劳动。
她提着一只编织袋,还是气哼哼的语气:“就算咱们单位比较特殊,大家也得防着革命闹进来,私相买卖就是投机倒把,要被抓住,一样要下放劳改的。”
她是真忧心,因为一直纠缠她妹的,就是个红小将头子。
那人一直想来基地搞革命,而且第一个瞄准的,就是赵凌成。
陈棉棉搞小卖买一旦被举报,赵凌成就得遭殃。
黄琳正好下楼来,看到陈棉棉穿的条绒夹克,得夸一句:“好看的呐。”
姜霞无端扫射:“黄琳,你可是资本家出身。”
孙冰玉想夸陈棉棉甜醅子做得好吃,姜霞也怼:“你爸是臭.老九吧。”
黄琳冷笑:“祁政委的叔叔还是大地主呐,这基地谁清白?”
姜霞说:“我呀,我家是老革命。”
她把尼龙袋子给了陈棉棉,说:“凌成说你要沙枣,我早晨去附近帮你打的。”
又说:“馒头也是我帮你留的,以后你要听我的话……”
陈棉棉打开袋子在看,直接撒了手,转身就走。
姜霞示好不成,更生气了:“你不是想要沙枣吗,我清早起来去打的。”
陈棉棉撂了一句:“你那东西我瞧不上。”
基地附近就有沙枣树,结的沙枣跟羊粪蛋蛋一样小,又酸又涩。
姜霞捡了一早晨的
风刮掉。
军人们只袋了六个编织袋,还是在陈棉棉的强烈要求下才带的。
当时他们觉得捡沙枣而已,没必要带那么多。
但六只袋子装的满满的,还有一大半树没摘,姜德就说:“明天我们再来吧。”
还有个军人说:“这水里还有鱼呢,明天逮几条吃。”
陈棉棉却说:“没我陪着就去部队打申请,要不然,死在这儿可别怪我没提醒。”
有个军人就说:“我们已经认得路了。”
还有个说:“您肚子这么大,下回就别来了,我们来。”
陈棉棉其实也很想像女配一样飙脏话,因为人们对于大自然往往没有敬畏心。
有个军人竟然直接往边水边走,徒手就想捞鱼。
她跑不快,走几步抬脚一踢,骨碌碌的,赫然是个白白的头盖骨。
头骨滚到那个军人脚边,他吓的跳了起来:“哪里来的人头?”
还有人踩着不对,从沙子里换出一根骨头来,比划了一下:“大腿骨?”
陈棉棉再从沙子里踢根骨头出来,指着四周,厉声说:“本地人死在沙尘暴里的都不少,何况你们,这儿还有蛇呢,是我吹口哨驱走的,你们能吗?”
正规部队在沙漠里都动不动会牺牲,何况普通军人。
女配曾经都被沙子埋过好几回,陈棉棉的经验也全是女配刷血条换来的。
且不说沙尘暴,绿洲藏着的阿拉善蝮非但剧毒,而且能根据周围环境色。
赵凌成他们团队里,被蛇咬了中毒过的就不止一个。
这帮农场军人相比他们,素质又不知差了多少,悄悄跑来,万一死了呢?
看着头骨,军人们才算怕了,他们倒也听命令,齐声说:“好。”
……
陈棉棉可以找孙冰玉和薛芳帮忙的,她俩待业在家,有闲暇。
但姜德和几个手下们抢着干,帮她筛干净了花粉和落叶,把枣子晒到了院子里。
听说她需要几个罐头瓶,因为这年头罐头多,大家都有存的瓶子,不一会儿,一人抱来了四五个。
这时孩子们也放学了。
帅帅见舅舅在,一闻就说:“舅舅,是啥东西呀,这么香。”
苗苗在外面蹦蹦跳:“姨姨,你又在做什么呀?”
她闻到了,香味是从陈棉棉家散发的。
就跟甜醅子一样,香极了。
陈棉棉用了赵凌成的伏特加蒸沙枣,蒸了一大锅,也分给大家尝一尝。
一大帮小孩儿呢,但她只给了苗苗给一颗。
只是单纯的捂起来,沙枣会变甜,但瓤还是沙的,口感一般。
可一旦用酒蒸过,发生化学反应,它就变得不但可口,而且带股酒香味了。
黄琳尝了一颗,马上说:“卖我点吧,我要当零嘴。”
别的家属也是,鹌鹑蛋大的沙枣,那么厚实的瓤儿,软糯香甜的
人家带着偏见。
那可不就是心术不正?
其实是这样,劳烦了军人们,那些枣就不是陈棉棉的私有物,得分给大家了。
但也不是白分,她提了个要求,大家要用罐头瓶来换。
一斤沙枣一个罐头瓶,两天时间,她攒了一大堆罐头瓶,也全装上了沙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