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坚决地拒绝了顾闲想把鱼挂在他马上的提议,让顾闲自己买的自己想办法带回去。
顾闲嘀咕:“怎么个个都有洁癖。”他算是发现了,张居正、王世贞、李贽他们几个都是这样的,宁可饿着也不能弄脏自己!
自己带就自己带,根本难不倒他!
……
在这场持续数月的斗争之中徐阶赢了,但也没完全赢,因为高拱走后隆庆皇帝心里不舒坦,接下来除了提出自己的需求外基本不怎么开口说话。
对于内阁呈上去的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隆庆皇帝一概采取“我不听我不听我听”的态度,仿佛只要他不听不看问题就不存在似的。
内阁其他几位阁臣也是基本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拿主意的事情一概不沾手。
若非还有个张居正在底下干活,徐阶都想要不自己真的乞骸骨归乡算了。
当同时拥有摆烂的皇帝和摆烂
的同僚,顶头上司还是年迈且爱好养生的老师,即可收获一个时常加班的张居正。
顾闲看着吧,总觉得像李贽那样当小官累,像张居正这样当大官也累,不知怎地人人都往这条路上挤。
大概是当平民老百姓就不止是累了吧?
一年到头连口肉都舍不得吃,到过年忍痛买肥肉煎上一小罐猪油还得抠抠搜搜用个小半年,吃完了就真的连点油星子都尝不到了。
那样的生活光是想想就难以忍受。
这么一想,顾闲又把自己说服了。该考还是得考,多个选择总是好的!
只是王世贞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时给自己出文学理论题,一时给自己出时政策论题,他每天一得空就得想着怎么对着这些题目写文章。
只恨以前有些食客讨论这类问题时他嫌无聊没有听,否则还不是提笔就来?
为今之计,也只有多读书了!
已经开始习举业的张敬修很快发现,顾闲以惊人的速度把张居正书房里的书扫荡了大半,每天除了琢磨吃什么就是手不释卷地读书!
那认真无比的态度弄得他也有了紧迫感,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
顾闲可不知晓自己又把自家大外甥刺激到了,他很快发现光看张居正的藏书不太够。
因为张居正过去是神童,神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书读得又快又好,说是过目成诵也不为过,许多看过的书便不必摆在书房了,摆了也只作装饰用。
顾闲正苦恼着,就听到个消息,说是张居正要监修《世宗肃皇帝实录》。
当然了,他只是总裁之一,徐阶、李春芳、陈以勤、郭朴他们也同样挂了名。
众所周知,这种领导挂名刷履历拿奖金的项目,领导本人是不用干活的!不过作为内阁里面唯一一个青壮劳动力,张居正很可能需要经常过去把把关。
翰林院可是修书校书的地方,藏书怎么会少?
而且翰林院是外衙,不必进宫门的,对出入人员的要求没那么严格,大伙都会给张居正个面子。
顾闲当即积极游说起张居正来:“要不姐夫你每天去翰林院走走,我中午去给你送饭,顺便借几本书看看!”
张居正有些意动。
世宗皇帝在位四十余年,每年每月每日发生的事都要记录下来,修《世宗肃皇帝实录》可是个大工程,不知得修多久才能收尾。
至少顾闲待在京师这段时间肯定是修不完的。
本来他现在就被顾闲念叨得经常起来遛弯,若是能每天吃好吃的,谁又想吃光禄寺送的饭?
心动归心动,张居正还是与顾闲约法三章:“那你不必每天早起喊敬修他们送我去上衙了。还有,去翰林院不能带你的鹅。”
人家忙着修书,他带只鹅在那里时不时鹅叫几声像什么样?
顾闲本来还想带淘淘去尝尝翰林院的文化草呢,听张居正这么说只能不甘不愿地答应下来:“那好吧。”
可怜的淘淘,以后只能去找王世贞或者李贽他们玩咯!
【作者有话说】
顾小闲:姐夫,你想看《病榻遗言》吗?[墨镜]
*
更新了!超级粗长,补足了昨天的一万!
*
注:
①《病榻遗言》内容,出自高拱的《病榻遗言》,有胡说八道的成分在,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
原文:【乃是日薄暮,荆人亵衣至吾前园中,请见予,问公可言,荆人嗫嚅数四,始言曰:「曹大埜事谓我不与知,亦不敢如此说,今事已如此,愿公赦吾之罪。」予举手曰:「天地鬼神祖宗先帝之灵在上,我平日如何厚公,公今日乃如此,为何负心如此?」荆人曰:「以此责我,我将何辞?但愿公赦吾之罪,吾必痛自惩改,若再敢负心,吾有七子,当一日而死。」】
七个外甥:[爆哭]
②《世宗肃皇帝实录》:隆庆元年六月一日开始修,修到了万历五年才修完,耗时十一年,可见嘉靖真的很能活……
第25章·第25章\x\h\w\x\6\.c\o\m(x/h/w/x/6/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