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尾牙(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另一边,新加坡星洲特许灌装厂。
脉动功能饮料生产线正全速运转。
技改后的生产线,吞吐着来自港岛的「脉动」速溶浓缩粉。
经过标准化的稀释丶调配丶灌装,一瓶瓶淡蓝色的「脉动」饮料源源不断地下线,被打包,装车,运往新加坡全岛及马来西亚的销售网络。
厂长谢国栋看着生产线上跳动的产量数字,脸上难掩激动。
经过锺强带来的陈记技术团队,近一个月的调试,星洲厂的脉动生产线,日产能稳定在十万瓶!
足以覆盖新加坡并辐射部分马来西亚市场。
陈秉文提出的「电影+饮料」深度捆绑策略,在新加坡市场得到了完美验证!
《醉拳》的热度,如同最强劲的东风,将「脉动」瞬间吹入了千家万户。
而瓶装糖水的连带增长,更证明陈记品牌在新加坡消费者心中已建立起强大的认知和好感。
随着《醉拳》在新加坡上映。
新加坡市场捷报频传。
凌佩仪带着李明哲团队,将「脉动」与《醉拳》电影捆绑营销玩得风生水起。
程龙代言的GG铺天盖地,「看醉拳,饮脉动,瞬间回神」的口号响彻新马。
影院捆绑套餐丶超市主题陈列丶街头试饮,三板斧下去,「脉动」销量节节攀升,单月突破五十万瓶。
星洲厂丶宏发厂两条灌装线日夜生产,仍供不应求。
凌佩仪趁热打铁,启动了印尼雅加达丶马来西亚槟城市场试点,反响热烈。
陈秉文看着凌佩仪发回的传真,对她在新加坡的成果既欣慰又感慨。
新加坡的成功,验证了「超级IP+精准场景+渠道强执行」模式的巨大威力。
《醉拳》票房与「脉动」销量的双双爆发,为陈记带来了可观的销售收入,更成为陈秉文手中可以复制的战略模版。
陈秉文放下传真,抬眼望向墙上世界地图上北美与日本的位置。
1978年的尾声在即。
过去的这一年,
陈记从深水埗糖水铺到布局全球的食品公司,每一步都踩在刀刃上。
而新的一年,陈记将迎来真正的硬仗。
在北美,在欧洲,在日本。
那里有更成熟的巨头,更挑剔的消费者,更高的准入门槛。
是时候让所有人看清陈记走到了哪里,未来要冲向何方。
想到这里,陈秉文按下内线电话,「阿丽,通知所有部门负责人,12月28日,召开年终总结会。」
1978年12月28日,港岛。
伟业大厦顶层会议室。
长条形会议桌旁坐满了人。
陈秉文坐在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核心骨干。
凌佩仪丶方文山丶周志远丶高振海丶锺强丶李明丶万盈盈丶顾永贤丶赵刚丶伊莎贝拉丶阿生等人,以及从新加坡赶回述职的李明哲。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年终特有的气息。
「各位,」陈秉文首先开场,「1978年即将过去。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看清我们走过的路,更为了看清我们要去的方向。」
他顿了顿,拿起面前的一份简报,却没有翻开,上面的内容他早已了然于胸。
「先从成绩说起。」
陈秉文的声音沉稳有力,「年初,我们只有深水埗一间糖水铺。
今天,我们拥有四家自有工厂:长沙湾厂丶观塘厂丶沙田厂丶富源厂。
生产线从零起步,如今拥有瓶装糖水丶劲霸功能饮料丶劲霸速溶浓缩粉等核心产线,日产能力突破二十万瓶/袋。」
「市场方面,」他看向凌佩仪和李明,「港岛本地,瓶装糖水覆盖超过五百家士多店丶惠康丶百佳等超市,以及我们自营的标准店丶加盟店丶流动点,年销量突破八百万瓶。」
「新加坡市场,脉动功能饮料日销稳定在一万瓶以上,瓶装糖水销量翻倍,市场占有率稳居功能饮料首位。
马来西亚丶印尼试销点反馈积极,为明年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陈秉文的声音在回荡。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是汗水,是压力,是突破。
「产品创新方面,」陈秉文转向周志远和伊莎贝拉,「瓶装糖水工艺定型,实现工业化稳定生产;
『劲霸』功能饮料成功研发,并在新加坡完成口味本地化优化,升级为『脉动』;
劲霸速溶浓缩粉技术突破,实现冷水速溶,风味还原度高,为全球扩张扫清物流障碍。
更关键的是,」他加重语气,「我们成功为北美和日本市场定制了专属风味方案,并通过了FDA和厚生省准入许可。」
「渠道建设方面,」陈秉文的目光扫过方文山和凌佩仪,「我们开创了『特许灌装模式』。
新加坡星洲厂丶马来西亚宏发厂完成技改投产,本地化供应能力形成。
同时,我们与可口可乐丶雀巢丶三得利三大巨头达成专利授权及战略合作,为『脉动』进入北美丶欧洲丶日本等国核心市场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