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看,要是按照这上面的情势来看,沈家是风中残烛。
七皇子的下场不会好到哪里。
其实,这是一个棋局。
一个三方都要下场的棋局。
但这棋局要看下棋的人怎么去下。”
上官槿点点头,欣慰的摸了摸沈卿钥的头发。
“钥姐儿很会形容,这就是一场棋局。
双方的手里的牌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来,钥姐儿,你父亲在的时候,就经常说你巾帼不让须眉,你和母亲分析一下,他们都有什么优势。”
沈卿钥得了鼓励,笑了一下,然后就说着自己的看法。
“秦王身后站着的那些人,其实就是太后和安国公。
一个把控后宫,一个手里握有平南军。
秦王的处境是进可攻,退可守。
即使夺嫡失败,按照他手里的那些东西,也可以保住自己。
就像是......天家上位时候的情景。
手里的东西多了,别人即使再记恨你,也不得不收敛着点。
这也是为什么天家一直不拿安国公开刀的原因。
母亲,我说的对吗?”沈卿钥两眼发亮。
上官槿点点头,没错,说的很对。
很多人都认为,秦王要是登不上大位的话,那就是死路一条。
其实非也。
就凭着安国公手里的平南军,秦王就能自保。
秦王争大位,不是不得不争。
而是他们一派想争,想再维持手握大渝顶端权利的时间更长一点。
其实必须要争的人是太子一派。
储君之位,只能向前,不能退后,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
“而太子那一派,文有许丞相,号令文官三十年。
天下读书人的表率,名下子弟占据朝堂一般。说一声许半朝也不为过。
但大渝和前朝不同。
前朝礼遇读书人,但却也因此,让中原饱受胡人屠戮。
大渝以战立国,就注定了,光靠着许丞相一人,太子的大位坐不稳。
所以,太子一派才会想方设法结交武将。
这也是为什么齐国公要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常胜侯府二公子的原因。
目前来看,太子似乎是文武两手抓。
但这个......还是有点不稳的。
威远军,不是那么容易抓在手里的。
母亲,我听父亲说过,常胜侯这个人,和他谈交情没必要。
他认的是怎么做才是对大渝有利的。
所以,太子那边想完全把常胜侯收归麾下,几乎是空想。
那场婚约只是让外人看到,常胜侯府有那个可能站在太子这一边。”沈卿钥继续分析。
上官槿没说话。
没错,沈卿钥分析的很清楚,也很明白。
“要是照你这么说的话,那太子岂不是处于下风了。”良久,上官槿才笑着说道。
沈卿钥皱眉摇了摇头。
“虽说武将那边不是很顺利,但是太子这边却有秦王得不到的一样助力。”
“什么助力?”上官槿笑着问道。
“天家的看重,或者说是皇后的谋划。
母亲,您发现了吗?最近几年天家越来越看重太子了。
官员的任免,江南水灾之后的安抚,还有祭祀之类的活动,几乎都是让太子参与。
天家和皇后的感情似乎也比以前要好很多了。”沈卿钥说道。
上官槿当然知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