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虽然很大、给人一种很笨重的感觉,但在箱盖彻底被打开之后,里面的‘龙脊-i’型外骨骼系统本身,却给杜玉明一种很轻盈的感觉。
‘龙脊-i’型外骨骼系统的造型没有想象中的科幻,映入眼帘的是构成整个系统主体的深灰色金属框架,结构线条流畅而精炼,没有多余的棱角和装饰,透着一股纯粹的实用主义气息。
关键的背部脊柱支撑梁微微弯曲,贴合人体脊柱自然曲线,表面光滑,内部集成了传感器和线缆。
上端连接着宽厚的肩部承力架,向两侧平直延伸,覆盖肩胛区域,上面预留了多个标准化的快拆接口和坚固的挂点。
用于悬挂背包、武器(如重机枪、榴弹发射器)、通讯器材等肩部、背部负载...
然后是腰部,龙脊-i’型外骨骼系统的腰部是一个刚性的、略宽的环形结构,牢牢地连接在脊柱梁的底端。
它设计得非常贴身,内部衬有减震缓冲垫,是整个系统将负重传递到下肢和地面的关键枢纽。
在承力环的后侧,可以看到多个模块化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组的插槽位置,目前电池没有安装,只露出了坚固的金属接口。
再往下就是最复杂的、由髋关节和膝关节组成的下肢系统,主要分为被动结构、和主动辅助单元两部分。
其中被动结构在髋部和膝部,能明显能看到集成在框架内的液压阻尼器的金属筒体,以及包裹在保护壳内的弹性蓄能元件。
这些部件连接紧凑,没有外露的活动部件,保证了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主动辅助单元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外侧,可以看到体积紧凑、线条硬朗的小型高扭矩无刷电机单元。
它们被坚固的金属外壳包裹,颜色与骨架一致,外形高度集成,没有突兀感。电机通过短促的连杆与关节结构相连,整体设计感觉非常“内敛”。
就在杜玉明如同欣赏艺术品一般细细欣赏着面前的‘龙脊-i’型外骨骼系统时,向处长也同步开口介绍了起来:
“杜队长,这款‘龙脊-i’型外骨骼系统,是由咱们001轻武器军工研究所研发,主要框架使用高强度钛合金材料,总重量在15-25公斤之间,尽可能的做到了轻量化,实际配重视选配的主动助力单元功率和电池容量大小而定。”
“结构坚固,易于在野战条件下进行基本维护和更换核心部件。抗电磁干扰、防尘防水达到ip65,能够匹配现有的171系列轻型作战装具、‘龙’系列重型作战装具、以及携行具、武器系统等等。”
“在实战效果下,可有效转移 60%的背负重量(通过背部挂点)和 40% 的肩部、腰部悬挂重量至地面。使穿戴者主观感受负重感减轻30%以上!”
“在混合模式下,能显著降低下肢肌肉耗氧量,延长持续行军时间1.5倍,提高复杂地形通过速度,减少疲劳积累。以帮助士兵携带更多、更重的有效载荷(如额外弹药、电池、反装甲武器等等)。”
嘶~
随着总装部向处长的介绍,杜玉明越听眼睛越亮,以至于看向‘龙脊-i’型外骨骼系统的眼神,温柔得就像注视自己的爱妻!
作为一名老特战、本质上的老步兵,没有谁更比他懂一套‘龙脊-i’型外骨骼系统对于一名步兵战士的意义了!
明面上好似仅仅多携带一些弹药、武器,多增加一些续航,可实际带来的是更多战术选择、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在极端情况下,多带一颗子弹、多带一枚手雷、多节约一分体力,结局就有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战士和外骨骼的结合,绝不仅仅是1+1=2的关系,而是战力的倍增!无限的生机!
‘龙脊-i’型外骨骼系统的配发,对于整个‘地网’部队来说,完全就是如虎添翼!
......
“试装试装!”
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后,杜玉明也是立刻兴奋的招呼了起来:“特1中队都过来,每个人都穿上试试看!”
闻言,现场上百名刚刚抵达不久、脸上还挂着兴奋表情的特1中队队员们,立刻在各自班排长的组织下,迅速围住了总装部的运输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