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镇位于青省海北州,前身为221厂。
221厂是周邦建国后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主要承担原子弹、氢弹的核心部件研发与组装工作。
1995年,221厂正式结束历史使命,被军方移交给地方政府,更名为西海镇,常驻人口不到2万人,保留有大量的、特殊历史时期建造的地下军事设施。
在半年前末世爆发时,西海镇仍属于半军事化管理区域,也正因如此,西方战区就很快选定了西海镇作为末世后的战区机关驻地。
经过半年时间的全力建设,西方战区以西海镇为中心,以g315国道+青藏铁路支线为脉,已经初步形成了“ 地下堡垒+环湖农业+油气走廊 ”的三位一体生存体系。
如今西海镇依托原221厂遗产,已经建立起了火电+光伏的能源供给系统,虽然不是很稳定,但已经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军事和生产需求。
除此之外,作为西方战区的核心大本营,西海镇内还建设有地下指挥中心、蜂巢防空塔、环镇尸壕系统、核掩体医院、子弹复装车间、缺氧炼钢炉、土炸药作坊、战车维修地沟、深井氧吧系统、藻类农场、尸材回收中心、信仰管制教堂、冷冻流放监狱.....
如此众多的工厂设施,再加上超10万的幸存者,西海镇已经成为了青省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聚集地!
...
嗡~
此刻,西海镇某地下50 米处,随着一声低沉压抑的齿轮转动声响起,将近二十公分厚的铅钢合金封闭门缓缓开启,门轴处涂抹的黄油因摩擦发热而浸出一阵厚重的油脂味道。
来不及等待封闭门完全打开,手拿文件的大校便急匆匆的侧身挤了进去。
封闭门背后是一条幽深逼仄的钢筋混凝土通道,没有丝毫装饰,通道两边挂着的应急灯里,钨丝微微闪烁着发出昏黄的光芒。
整体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厚重、粗粝、蛮荒的感觉,有着极重的时代气息。
这里是西方战区如今的地下指挥中心,是原221厂10号厂房遗址。
整个地下指挥中心距离地表约50米,深埋山体,墙体为混凝土钢筋结构+铅衬层,厚3米,可抵御核爆冲击波,同时还装备有独立通风滤毒系统,能防生化污染。
通道内到处都充斥着‘呼呼’的噪音,偶尔的卡顿甚至还有种老旧风扇快上不来气的濒死感。
当初刚搬进来时大校干部非常讨厌这个声音,觉得又吵又压抑,听多了心里躁得不行。
但随着时间流逝,大校干部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成熟得老鼠人,现在听到这声音不仅不觉得烦,甚至还有些安心。
因为相比起响只是烦人,它不响了才叫恐怖...
通道很长,仿佛无穷无尽,沿途每隔十来米就能遇到荷枪实弹的卫兵,即使有意加快脚步,大校干部也快走了将近5分钟,才来到一处厚达半米铅合金封闭门处。
配上拱形的通道顶,不管来过多少次,每次来到这里,大校干部都有种来到墓葬地宫的感觉,通道像、门也很像...
此刻的大门是打开的,门侧贴着一个金属牌子,上面刻着‘指挥作战中心’六个大字。
大校干部刚一进门,入目就能看到,整个占地颇广的指挥中心被大量的迷彩木板隔断成了多个区域。
中央大厅的水泥地面上还摆放着一座2米见方的实体沙盘,上面摆放着以西海镇为中心的青省石膏塑形,g315 国道沿线插着红色小旗,环湖农业区标注着蓝色磁贴。
大量身穿作训服的参谋人员手捧纸质文件报表穿梭在作战中心内,挂着巨幅地图的墙边,还有几个将校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争论声和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此起彼伏。
上校干部小心的穿过作业区、时不时侧身躲过行色匆匆的参谋干部,来到最内侧的核心区。
核心区围着一圈厚重的防弹玻璃,还做了一些简单的隔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