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图谋英国汽车产业的开始
「柴契尔夫人,您好。」杨文东礼貌说道:「听说夫人要竞争保守党党魁了,我先提前预祝夫人的这次竞争能够成功。」
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也是分为党派的,党派的种类也有很多,但也分大小,其中保守党也是英国的最大党派之一;
原先历史上,柴契尔正是1975年成功竞选成为保守党党魁,然后再在四年后的首相竞争之中获得胜利,开始了其传奇的一生。
柴契尔笑道:「多谢,我也希望我能够成功,这样一来,我便能够以我的思路,来帮助英国政府与人民,也包括香港。」
「那就最好了。」杨文东只是淡笑说了句;
都扯到香港了,他也不好多说什麽,表态太多了,那万一传了出去,世人还会以为他彻底投靠英国了;
虽然内地还没有改开,但97年的时间期限,已经逐步在港府以及不少香港华人眼中成为一个问题,如何解决,目前还没有思路,多数人也不清楚内地的态度,所以也比较敏感;
对于这件事,他并不急着站队,因为他站不站都不影响结果,反而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即使自己心在内地,也没必要表现出来,有这个精力,还不如未来改开之后多投资在内地,可以真正的从物质丶经济层面达成互赢。
柴契尔也没有多想,道:「杨先生,请坐。」
「好。」二人都坐下后,寒暄一会后便正式进入话题,柴契尔道:「杨先生,这次我来亚洲,主要是想代表英国,与亚洲多个国家达成很多商业上的合作,其中一点是涉及英国国债;
我知道杨先生在香港也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不知道杨先生有没有兴趣购买一些英国国债?利息方面,绝对不低。」
「英国国债?」杨文东听到之后,思考片刻后,道:「柴契尔夫人,这投资国债,一般都是一些求稳的大型基金会,我旗下的公司,都是正常做生意的,并不会购买这些国债,不仅仅是英国,欧美乃至香港的,我也从来不参与的。」
柴契尔笑道:「我明白,以杨先生的经营能力,一般国债的收益自然是看不上的,不过购买国债,也是可以采取多种金融手段的,即使是只有5%的利息,但只要操作的好,变成年化收益50%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方法我知道,但风险太大了,而且我本身也不擅长这种对冲操作,还是不冒险的好。」杨文东听完后,再次拒绝说道。
金融是很神奇的工具,只要你胆子够大,那即使是一些低利息低风险的投资,也能转成高风险高收益的;
就比如国债,如果单纯投资,一亿美元买下去,假设年利息5%,一年利息也就5%,但如果胆子肥一点,这未来一年后的1.05亿美元再拿去给银行做抵押,因为本身风险低,甚至可以贷出八九千万美元,然后继续购买,再继续抵押;
无限抵押下去,一亿美元就可以撬动五亿甚至十亿美元的资金,收益方面,自然也就高了;
实际上,很多金融大财团都是这麽玩的,因为国债的风险的确要小多了,即使杠杆倍数增加一点,但对比玩其他对冲项目,还是要安全的多;
只不过这里面有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政府固然不会违约不还钱,可汇率是波动的,一旦汇率下跌,那杠杆之下的亏损也一样是成倍增长;
而英镑在未来,也是会一直贬值的,这一点杨文东心知肚明,只是毕竟不是专业的金融历史专家,他也不知道未来英镑的跌幅会是什麽样的。
柴契尔见杨文东态度坚决,也就没再说什麽了,其实不仅仅是杨文东,之前很多国家都拒绝了她,理由很简单,真要是没风险,还需要你来推荐?
随后,柴契尔接着说道:「国债的事情涉及很大,杨先生可以慢慢考虑,我来见你还有另外一件事,我希望你的长兴集团,能够在英国扩大投资规模。」
「投资英国?」杨文东想了想,道:「这跟贵方的选票有关系吗?」
柴契尔点头道:「对,有关系,这次来亚洲,我也寻找了其他的一些亚洲财团前往英国投资,只要前往投资的集团数量够多,能够带动更多的就业,这对于我们本人的党魁选举丶或者未来的其他选举,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可英国的工资太高,不太符合很多工厂商业。」杨文东顿了顿道:「而且最大的问题还是英国的工会,罢工实在是太厉害了,搞的企业没办法正常运营。」
长兴集团之前为了欧洲市场,就已经在英国投资了部分工厂,到了今天,在英国本土差不多有了3000人就业,所以对英国的情况也很熟悉;
长兴集团在英国的工厂,这些年来也发生过罢工,原因很多,总之被工会找到一个就罢工,烦不胜烦,最终还是花费了一些代价才搞定;而更麻烦的是,其他公司的罢工,比如长兴集团的供应商丶交通运输部门丶公共服务部门等等,这些罢工也会间接影响自己的公司;
要不是因为一些特殊目的,加上这些事情最终还是能够解决,杨文东早就不想在欧美直接建工厂了;
前世的内地,能够成为全球工厂,这方面的稳定是重中之重虽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牺牲了很多工人的利益但可能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政策。
柴契尔笑道:「杨先生,我的执政纲领你是知道的,我也不喜欢工会罢工,如果我得权了,必然会大幅度限制工会的权利,保证像您这样投资者的利益。
但前提就是我需要获得权力,这也就需要足够的支持,特别是在经济层面,如今英国的情况你也清楚,谁能够解决更多的就业,谁就能在选举中有足够的优势。」
「我明白,但对我来说风险还是太大了点。」杨文东思考片刻后问道:「柴契尔夫人需要我带动多少就业数量?」
柴契尔回道:「至少3000人,越多越好,你能够带动越多数量的就业,未来等我当选之后,我会给你更高的回报。」
「哪方面的回报。」杨文东提出了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