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交易,以他现在的情况,除非真的不得已,只能去英国建厂,要不然他是不会去的,宁可在亚洲安稳的生产,然后再运到欧洲去,反正货柜的成本很低,加上明年苏伊士运河即将开通,以及再过几年内地就要改开了。
但如果有其他方面的回报,只要好处比开厂的坏处多,那自然就可以商量,特别是投资还没有成为首相的柴契尔,这就是属于一次ZZ投资了,也是杨文东穿越之后的第一次。
柴契尔道:「在税务方面,我可以给你们进行减免,等我当选之后,我也会给你们更高的投资特权,具体需要什麽,那就得杨先生你自己决定了,只要能谈的,都可以谈。」
「那我如果想收购一些英国的重要公司,行吗?」杨文东问道。
柴契尔反问:「你要收购哪些公司?」
杨文东沉默一会,道:「目前还不确定,但我想收购一家英国的汽车公司,或者英国本土的基建公司。」
「汽车与基建?」柴契尔脸色都有了一丝惊讶,回道:「基建方面暂时不可能,这些都是我国政府控制的,暂时没打算私有化,且即使私有化,肯定也会限制只有本国国籍的人购买,除非杨先生能够入籍英国。」
虽然她的规划之中也觉得英国的很多行业都是被国企控制,然后国企运营不行,导致政府负担很重,所以他也有未来私有化国企的打算;
但这种行为必然会遭到政府内部的强烈反对,所以即使能够成功,那出售的对象必然也只能是本土企业,毕竟涉及到了国家安全
「那以后再说吧。」杨文东又问道:「那汽车公司,很多本身也不是英国国企,那英国政府能够同意吗?」
柴契尔则问:「杨先生看中了哪家汽车公司?」
杨文东摇头道:「这个现在不好说,毕竟这本身也会是几年后的事情,几年后,我也要看各家汽车公司的状况丶市场占有率丶技术等各种问题。
我现在提出这个要求,只是想确认一下,我有没有这个可能性,来收购英国的汽车品牌。」
柴契尔道:「这个我也不能承诺什麽,汽车行业是国之重器,英国的汽车行业的确不太行了,所以这一任政府打算合并多家汽车公司;
以后如果我竞选成功,或许也会逐步的私有化汽车行业,但那个时候英国汽车是什麽样的,我也不知道;
只能说,如果法律方面没有明确的反对,那我可以同意你收购部分汽车品牌,但涉及到核心技术的,恐怕不行。」
「好,那暂时就先这样,等未来再说。」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英国的汽车行业,在前世的时候,就是个笑话,基本上没什麽品牌,即使有,也早就被其他品牌给收购了,作为子品牌运营,甚至工厂都迁出英国了;
但这也能说明,在之前,英国的汽车行业还是不错的,很早期的英国汽车还是很强的,毕竟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全球多个地方只能容许卖英国的产品,这麽大的市场,也足以推动多个汽车工业了;
可惜,英国早年也犯了前几年港口转型同样的错误,因为汽车威胁到了马车夫的工作岗位,于是英国为了维持「旧社会产物」,限制汽车的发展,结果德国丶法国丶义大利的汽车工业起飞了。
二战之后,英国汽车品牌又受限于殖民地市场的缺失丶技术层面又比不过德国法国,最终只能在自己国内以及少数地方做封闭市场,短期内能够保住汽车工业,可长期来看,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差距越来越大,亏损的也越来越多。
于是,在70年代,柴契尔上台之前,英国政府组建了利兰集团,统一管理英国各种汽车行业,想的是综合利用各方优势一起发展,但只要是个正常人就知道这种大锅饭模式必然会导致更加衰败。
因此,柴契尔上台后的80年代,便开始大规模裁撤利兰汽车了,该卖的卖丶该关闭的关闭,这也让很多英国本土品牌变成了其他国家的子公司,也有多家到了21世纪活的还不错,比如mini丶捷豹路虎,还有一些顶级豪华品牌。
柴契尔又问道:「杨先生,我之前的提议你再考虑一下,入籍英国,那未来英国的很多产业,对你来说就没什麽太大限制了;
而且汽车行业,必然是需要在英国本土发展的,就算你以香港人的身份,买下了某个英国汽车品牌,那也不可能搬到香港来,必然还是会在英国运营的。」
「我明白,这方面,我需要再考虑一下。」杨文东还是没有直接回绝,总之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说清楚的好,哪怕自己意思明确,也得留个台阶;
柴契尔说的也没错,不管英国的哪家车企被自己收购了,工厂与市场必然还是在英国的,就算是其他汽车巨头买下英国汽车后,也得答应这样的要求,毕竟英国政府也不傻,不可能让外人将汽车产业带走。
柴契尔又问道:「那即使你收购一家英国汽车品牌,又如何保证它能够正常运营呢?」
杨文东笑道:「没什麽太大把握,不过我在亚洲,也是有一家专业的连锁汽车销售品牌的,这就是我的机会了。」
对于汽车行业,他早就想参与了,只是这个行业,参与成本太高了,且香港又不是汽车工业的聚集地,没有产业链,即使他努力想让长兴实业与荣耀电子参与给日本汽车品牌的供货,但多年来也就成功了一点点;
所以退而求其次,与前世怡和那样,在东南亚组建一个大型的连锁汽车销售店,这样既可以参与汽车行业的利益,后续规模大了之后,甚至还能反向与丰田本田日产这些巨头谈一谈条件。
这就是以资本的力量,加上自己知晓未来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组合起来形成的特殊优势,一旦成功了,不但可以获得一个大型产业,自己再进军汽车行业,那就有了一个额外销路了,虽然这个销路不足以养活一家公司,但多一点销路肯定没坏处。
柴契尔笑了笑,道:「原来是这麽回事,那也就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品牌了,其他英国汽车,不也可以通过这个销路来进入亚洲市场吗?」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