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大唐协律郎 > 第253章 一河之隔,别样天地

第253章 一河之隔,别样天地

「六郎是进城入宿,还是直去织坊?」

张峪将张岱接上岸之后便开口问道。

「还是去织坊吧,随从人员不少,出入城池也不便利,明早再递帖向州府拜见便是。」

张岱想了想后便说道,汴州的遭遇也让他心生防范,不知道宇文融见到他又会是怎样的态度,所以便打算先处理好此间的事务再去见宇文融。

魏州的织坊位于王莽城附近,地处王莽河故道,土地都已经有些盐硷化,而且左近交通也不算便利,所以划出建立织坊。

这还是崔沔在州时所做的安排,如今想想其人大概从去年那时候就有点不爽自己派人入州滋扰了。

魏州这里虽然没给多少优待,但却收抚了数量最多的妇孺,如今的织坊中足足有将近五千人接受救济。

毕竟黄河决堤于魏州,而且商贸的繁荣只是让商品丰富起来,实际上魏州的农桑还是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多少。

否则百姓们都已经各自返回家庭进行春耕了,田野中也就见不到那麽多营造水利工事的力役了。

「可惜六郎你来得晚了几天,否则便可以见到咱们伯翁了。伯翁日前受命出任冀州刺史,特意到这织坊中来看了看,对六郎你的规划很是赞许,并还说若今年河北灾情无有好转,冀州照此行事也是一个善计!」

张峪一边将张岱引入织坊中,一边又笑语说道。

张说在朝中虽然失势,但若谋求外职的话还是能量不小,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便把张光冀州刺史的任命给搞定了,日前途经魏州北去上任。

最⊥新⊥小⊥说⊥在⊥⊥⊥首⊥发!

「伯翁有这样的任艰心思,若再加妥善准备,是州人之福。可惜我归期将近,否则倒想随从入州去看一看。三兄你受事于此,承接上下,伯翁治内如有什麽疾困需求,你也要及时传告,勿使伯翁独困于外啊!」

张岱自知今年河北灾情同样不会轻,张光此际前往冀州任职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但越是艰难的情况便越容易做出事迹来,他也已经打算必要时可以贴补一下冀州州事。

自己搭钱去打工看似有点愚蠢,但救灾济困本就不需要将利弊计算的太清楚,而且他爷爷个大硕鼠贪了也不少,适时适当的散出去一些也是给家人积福,一直积攒在家里,除了多养几个废物败家子儿也没啥大用处,还不如散出去收买人心。

盛唐社会总财富还在快速增长着,这本身就是一个统治结构的调整和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如果手里的钱能换成一张票,那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这种跟随社会发展壮大自我的机会并不常有,张岱既然遇上了,自然就不会错过。

时来天地皆助力,安禄山丶哥舒翰等到他们的历史机遇后都能在极短时间内蹿升起来,张岱相信他在深谙时代脉搏丶经过各种筹备之后,一样也可以!

织坊中妇孺们同样夹道相迎,并且连连感谢救济之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织工面有忐忑的喊话问道:「张府君言妾等夫主北去屯田只是暂时,灾情缓解后便可还家团聚,请问公子此事真否?」

魏州的织坊是最符合张岱最初设想的,这些被收拢于此的妇孺们各自家中壮丁都北去幽州附近屯田,足有三千几口。这些织工们眼下在织坊虽然衣食无忧丶生存不成问题,但也担心各自夫主徙边之后一去不回。

「你等安心于此做工,来年若各家丁男不归,我自赴边为你等引回!」

张岱闻言后便笑语道,这计策出于他,他自然也需要负上一份责任,不能为了一时的名声便生生拆散几千个家庭。

他见织坊中除了一众织工之外,中男丶少女数量也有不少,于是便又对堂兄张峪说道:「三兄你日常也问一问那些少年男女,若肯学上一门技能傍身,大可以在织坊中加以培养。

他们或是担心就此沦为匠家,但即便不学技艺,怕也无田可授,恐或沦为游食,届时再想谋事自救,悔之晚矣!」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