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焚炼火,姜锋明神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焚炼火,姜锋明神

姜义心头微凛,暗道此名过盛,未免招惹天意。

于是指尖一拂,那两字顿时如水波散尽,木牌复归素净。

片刻静默,他淡淡一笑,再度运气,重新篆刻了三个朴素的大字:

「炼火房。」

笔势平稳,不露锋芒,却更显安然。

写毕,他抬手一抛,那木牌破空而起,

「啪」地一声,稳稳当当地挂在了那圆形屋舍的正门之上。

忙活完这一通,姜潮与刘承铭两个小家伙,早已跟着姜锦,在祠堂门口候着。

晨雾未散,檐下的铜铃随风叮当,几缕薄光斜照在石阶上,衬得那几个稚气未脱的身影,也平白添了几分肃然。

如今赵绮绮与姜涵俱往天水,金秀儿功成远渡傲来,姜亮更在长安身负要职,日日香火牵身。

于是这姜家祠堂的晨课,便只剩下姜锦与这两个小家伙。

人虽少了,姜义却未曾半分松懈。

反倒因人数寡,管得更紧了几分。

无他,只因那两个娃儿,各走极端。

刘承铭是生来筋骨饱满丶精气充盈的坯子,根基厚得叫人咋舌。

这般天赋,反倒无需太费心在打熬体魄上。

只要读书多丶心思明丶气神清,便能自然而然地贯通三关丶化气成灵,走的就是一条「厚德载物」的路子。

姜潮却恰恰相反。

那孩子天生魂光澄澈,三魂七魄凝而不散,乃是少见的「神禀」。

此等根骨,不在身而在神,须早炼心识丶修神照,打磨灵台,方能将这先天之姿,逐步显出。

故而这祠堂一隅,常见一老两幼,一静一动。

姜潮坐在蒲团上,闭目凝神,周身微光萦绕;

刘承铭则伏案抄经,唇间轻诵,气息平稳。

而姜义负手立于窗下,目光温和,神色闲淡。

对如今的他而言,讲经论道已非负累,反倒是种享受。

看着自家这一脉的香火,在两个小家伙身上渐渐生根发芽,那份心安,比修行中得一层境界还要来得熨帖。

两个时辰的工夫,不觉即过。

课毕,刘承铭抱着经卷,急匆匆往村中学堂去了。

他那一双父母,如今隔三差五,便会去古今帮的学堂讲些经义。

连刘庄主夫妇,也偶尔去旁听。

这小子自然是跑不脱的。

姜锦则去了练武场,处理帮中杂务,安排弟子。

院中渐静,只余晨风轻拂竹影。

姜义这才收回目光,唤了声「潮儿」,带着那孩子,绕过祠堂,朝后山走去。

那群灵鸡干起活来,倒真叫一个利索。

这炼火房本就不是为人居所,无需雕梁画栋,只求个坚固牢靠。

不过一日光景,雏形已成,墙垣稳当,气势也颇有几分模样。

姜义看着那成排的木门与环形的屋顶,心中暗暗点头。

功成之后,自也没忘犒赏功臣。

当即分了几瓶上好的灵药,让三位老祖分发下去,打发那群鸡各自回林中修行。

须臾间,院后天光一晃,五彩斑斓的「云霞」纷纷掠起,振翅远去。

那一阵鸡鸣渐行渐远,天地重又清静。

姜义方才领着姜潮,穿过那层无形的屏蔽阵法,步入炼火房。

屋中火气经一日酝酿,已非昨日可比。

那股热浪翻滚如潮,空气都似被烧得微微扭曲,火灵在虚空中闪烁游走,像一群小小的红蛇。

寻常人若踏入此地,怕是连半刻都撑不住,便要五内焦灼丶血气暴走。

可姜潮方一进来,那张小脸上不但毫无惧色,反倒泛着几分惬意的笑意,像鱼儿重归清泉。

姜义瞧在眼里,心下欣慰,却不敢丝毫松懈。

这孩子魂性异禀,天资虽佳,肉身却仍凡,最怕火元太过猛烈,伤了根基。

他领着曾孙,径直往最里头的「天壹」房去。

才一推门,扑面便是一股更为霸烈的热浪,几乎能将皮肉都灼出焦味。

屋内火气翻腾,连石壁都泛出微红,宛如炉中炼铁。

姜义立在门口,袖袍微扬,气劲一收,将火浪挡在身前。

转头温声道:「潮儿,可还撑得住?」

小家伙仰起脸来,额头被热气烘得微湿,却仍笑嘻嘻的:

「很舒服啊,曾祖。暖洋洋的,像是在晒太阳。」

姜义目光一凝。

那笑容虽甜,可额前几缕胎发,已被烤得微卷;

脸上那层红意,也不似血气旺盛,倒更像热气逼出的潮灼。

他心中一凛,暗叹不妙。

这正是神魂先行丶肉身未至的徵兆。

那小家伙的神魂异常灵透,贪那火元如饮甘露;

可凡胎筋骨,毕竟未炼,只能苦苦支撑。

身魂错位,一舒一紧之间,便出了差。

姜义袖中手掌微抬,五指暗结印诀,一缕阴阳之气自掌心流转,以气护魂,稳那孩子的体内炽流。

这层护罩,恰到好处。

既能为他挡去七分灼热,又不至隔绝那火元入体的机缘。

火气被收敛了几分,姜潮面上潮红渐退,呼吸平缓,神魂却仍在火光中轻轻起伏,似一片灵叶浮在流泉上。

姜义见状,方才暗暗松了口气。

便让那小家伙在自己眼皮底下坐定,不再多言。

祖孙二人,就着这汹涌的火气,各自盘膝入定。

屋外烈风呼啸,屋内却静得只余心火跳动之声。

往后的日子,便在这火光与心定中缓缓流去。

姜义每日借炼火房中的精纯火气,稳稳炼化着心中那一缕浊焰。

火气入体,神念随之剥炼。

如古镜蒙尘,被寸寸拭净;

日复一日,神光更明,心意更静。

而外头的好消息,也一桩桩,随秋风一并送来。

先是那大孙儿姜锋。

回归鹤鸣山不过数月,便已「借符明神」,修得性命双全。

此事传来,姜义虽无惊色,心中却也颇觉快意。

那孩子的根基本就稳固,道心清明。

无奈当年被门中冷落,断了传承,无符可依,才生生滞在瓶颈。

如今功成还山,不但重得天师亲传之名,还因灭蝗有功,立庙受香,香火愿力日日温养,神魄圆融。

此番突破,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举。

天时得之,地利兼之,人心又顺,根基稳如山石。

便在一家人正为姜锋功成之事欢声不绝时,鹰愁涧那头,也跟着传来喜讯。

三十二岁的姜钦,亦是功行圆满,性命双全,脱了凡胎俗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