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在报纸上见过X-51A「驭波者」,那流线型丶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构型,也了解吸气式高超音速的复杂与挑战。
而此刻,沉重地悬挂在他机腹下的这个东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像是一枚空射弹道飞弹。
以至于这几天大家在私下都叫它「小飞棍」。
外形问题当然还是次要,更麻烦的是发射窗口。
高度丶速度丶姿态丶过载……要求精确得像在穿针引线。
弗宁觉得,除了像自己这样整天泡在手册和模拟器里的试飞员,恐怕没几个人能在实战的混乱和压力下,把这玩意儿按照要求打出去。
他再次瞥了一眼高度表和空速指示器:高度指针稳稳地指在35000英尺,空速稳定在870节(约1.45马赫)。
阳光透过座舱盖,在仪表盘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目标空域就在前方。
「鹰爪01呼叫塔台,已抵达预定测试空域。当前高度36500英尺,空速870节。请求下一步指示。」弗宁的声音清晰地传回指挥中心。
短暂的沉默,仿佛在确认所有系统状态。
随即,指令传来清晰而简洁:「鹰爪01,塔台确认。启动发射程序。祝你好运。」
当年AGM135反卫星飞弹测试的时候,波音事先编写了一套自动飞行程序。
但二十多年过去,弗宁反而只能依靠自己。
「收到,启动发射程序。」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轻柔丶且极其精准地向后带杆。
F-15C机头瞬间昂扬,以3.8G过载从平飞状态转入陡峭的爬升。
机腹下巨大的负载带来的惯性让这个动作显得尤为沉重。
同时,他左手将油门杆再次推动到底,重新打开加力燃烧室。
两道炽热的尾焰喷射出数米长,战机仿佛被无形的巨手向上猛推。
高度表的指针不断顺时针转动:37000…37500…38000英尺……
然而在重力的无情拉扯下,空速指示器上的数字却仍然在不断下降:850节…830节…810节(约1.35马赫)……
这是一个极其短暂丶稍纵即逝的窗口。
就在高度指针堪堪划过38500英尺刻度线,空速跌至810节的精确瞬间,弗宁中校乾净利落地扣动了武器发射扳机!
「载荷发射!」
机腹下传来一系列轻微震动——那是弹射机构正在作动。
紧接着,是机体猛地一震。
那枚沉重的「小飞棍」被巨大的力量猛地推出挂架,巨大的反冲力,以及突然减轻的载荷让本就在爬升的F-15C猛地向上剧烈一窜。
就在它脱离载机不过数米的瞬间,其尾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轰然点火。
一股远比F-15加力尾焰更为粗壮丶刺目丶带着毁灭性力量的橙白色烈焰喷薄而出。
弗宁只觉得手中操纵杆传来的巨大惯性负载骤然消失,原本如同陷入泥沼丶每一步都需付出巨大努力的战机,瞬间变得无比轻盈,甚至有些过于敏感和难以预测。
巨大的推重比优势瞬间回归,这匹脱缰的野马需要立刻被重新驯服。
他迅速而熟练地调整配平,同时进行小幅度的滚转和俯仰修正。
几个乾脆利落的动作后,重新将飞机牢牢掌控在手中。战机恢复了它应有的敏捷和响应。
「鹰爪01报告HMMS成功分离!」弗宁一边报告,一边侧身透过座舱盖向斜上方望去,「发动机点火正常!正在剧烈爬升!」
HMMS拖着一条凝练不散的粗壮尾迹,以远超载机的恐怖加速度,撕裂稠密的空气向上蹿升。
其轨迹与速度,绝非寻常飞弹可比。
指挥中心内,压抑许久的寂静被骤然爆发的掌声和低低的欢呼声打破。
技术员们紧盯着各自屏幕上瀑布般流下的遥测数据,普拉巴卡尔紧绷的脸上也终于浮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笑容,回头向身后的观众席上瞄了一眼。
在极其「充分」的准备之下,只要这枚飞弹能正常点火,那就已经成功了99%。
至少,显示在大屏幕上的结果不会出问题。
「非常出色,鹰爪01!」她拿起话筒,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赞许和如释重负,「祝贺你!任务完成,可以返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