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282章 贾环返京,周文仁赴考

第282章 贾环返京,周文仁赴考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和抱负,周文仁背着一口袋乾粮,怀揣着街坊四邻赞助的盘缠,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在秋闱开考的前一天,来到了杭州府城。

也是在城门外,周文仁恰巧碰见了正要返京的薛蟠,贾环等人。

而在那些跪地叩首的秀才之中,便有周文仁。

与别人不同的是,周文仁并不是敬仰这些阵亡将士,并不是感激贾家的这些部曲家将,歼灭了倭寇,保住了柳林镇上方名百姓的性命。

周文仁之所以跪地叩首,纯粹是为了感谢贾家杀光了季家之人,帮他扫清了科举路上的障碍。

再说薛蟠,贾琮等人,与史,贾雨村等人告别之后,贾环也与他父亲贾政洒泪而别,一行人便要打马北上,返回京城,

便在这时,贾环看见了依旧还跪在那里的周文仁等人。

贾环心中思付道,这些人看其穿衣打扮,估摸着应该是前来杭州府参加秋闱的秀才。

而这些秀才们之所以跪地叩首,无非是因为感激他们贾家,歼灭了倭寇,保全了柳林镇上万百姓。

而他贾环,又是以后的荣国府之主,那麽不管于公于私,他也应该过去亲手扶起这些人,向他们表示感谢才行。

如此行事的话,对他们贾家,对他们荣国府,在读书人之中印象和口碑,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加上他父亲贾政身为浙江学政,又蒙陛下特下恩旨,让他父亲来主持浙江一省的乡试,而他父亲这会儿尚未返程,还在城门口那里站着呢。

若是他此时过去扶起那些秀才,再与他们说几句话,估摸着他父亲贾政在旁边看着,应该也会老怀大慰,觉得他不仅出息了,也变得懂事了。

想至此处,贾环便翻身下马。

因为他右腿残疾,下马之时显得颇为狼狈,顿时便引起了史,贾政等人,以及那些秀才们的注意。

而贾环对此却并不在意,只见他满脸堆笑,一瘤一拐的走到那些秀才们身前,并一一扶他们起身。

你还别说,贾环此举效果非凡,不仅史,贾政,贾雨村,梅若云,林如海等人看了纷纷面露笑容,连连点头。

就连那些原本打心眼里便瞧不起勋贵,自视清高不凡,却又读死了书的迁腐书生,一个个也都不由得变了脸色。

毕竟这些迁腐书生,大多都出身贫寒,从小便受够了冷言冷语,无疑更渴望来自人上人的尊重和认可。

而在他们看来,贾环便是顶级勋贵子弟,无疑是他们眼中的人上人。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些迁腐书生看着贾环,亲手扶起那些跪在地上的秀才,并一一拉着手说话,这些人脸上的不屑鄙视之色,也渐渐变得淡了许多。

这些迁腐书生,不少人都在心里想着,京中的那些勋贵老爷们,绝大多数都是一些鱼肉百姓只知道躺在祖宗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国之囊虫,但贾家或许不在此列。

要不然柳林镇一战,阵亡的也不可能全是贾家子弟,全都是贾家的部曲家将了。

看来这勋贵人家,也不能一棍子全都给打死,至少这贾家,以及贾家子弟,还是个好的。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贾环像扶起其他秀才那样,亲手扶起了周文仁。

贾环一如方才,依旧满脸堆笑,而周文仁却显得颇为激动,更有些欲言欲止之色。

贾环见状,又看了看周文仁满身满脸的灰尘,以及他身上那件浆洗得有些发白的儒生长袍,便拉着周文仁的手,温言笑问道。

「这位兄台,可是有事?若是盘缠不足,在下不才,愿锦上添花,襄助兄台一二。」

周文仁闻言,先是一愣,旋即苦笑一声。

「将军误会了,其实在下与贵府有亲,故而看见将军,以及贵府那些阵亡将士的骨殖,心中难免悲痛万分。」

「哦!?」贾环眉尖一挑,颇为讶异的看了眼周文仁。

周文仁又苦笑一声,这才将胡玉娘是他表妹,胡君彦是他舅舅的事情,一五一十与贾环说了一遍。

贾宝玉在受宫刑之前,曾在绍兴城纳了一房侍妾,并且怀有身孕的事情,贾环当时人就在绍兴军中,这件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此时见周文仁如此说,贾环也不由得感慨起来,这命运还真是奇妙啊!

他的一桩无心之举,竟然能在返京之前,在这杭州府的城门外,撞见了贾宝玉的大舅哥。

而且这位大舅哥,竟然还是前来赴考的秀才,而他爹贾政,又是主持此次浙江秋闱的主考官。

若是贾宝玉的这位大舅哥,此次能考中举人的话,便成了他爹贾政的门生。

如此一来,岂不是亲上加亲了吗?

贾环想至此处,便想拉着周文仁,去见他爹贾政。

可贾环转念一想,他爹贾政身为此次浙江乡试的主考官,在开考之前,是不能见任何一个考生的,不然便会给人留下口实,会被人攻计徇私舞弊的。

更何况他爹贾政,身为浙江学政,依着大乾科举制度,本来是不能主持浙江秋闱的。

毕竟你是浙江学政,主管浙江省的教育诸事,难免会有几个喜欢的学子。

若是让你来主持乡试,岂不是教练和裁判,都让你给一肩挑了吗?

故而依照大乾科举惯例,都是朝廷在翰林丶内阁学士之中,挑选德高望重之人,再由皇帝亲自钦派,让他们来担任各省秋用的主考官。

至于各省之学政,最多也就只能担任副主考,协助主考官主持乡试诸事罢了。

而贾政,因为他担任浙江学政还不到两个月,在浙江当地连一个学子也不认识,故而李崇才能打破惯例,让他来出任浙江秋闹的主考官一职。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无数的御史言官,纷纷上摺子弹劾贾政,说他既没有科举功名,又不是翰林院出身,是没有资格担任一省之学政,更没有资格出任一省之主考官的。

这些御史言官,在弹劾摺子里还说,贾政现在既是浙江学政,又是浙江秋闹的主考官,更是错上加错,有违朝廷制度云云。

而这些弹劾贾政的摺子,全都被李崇给按下了。

凡此种种情况,李崇在给贾政的朱批里,也已经详细告诉他了。

并且李崇叮嘱贾政,顶住各方压力,莫要在乎那些闲言碎语,务必在此次秋闹之中,尽力打压那些当地世家子弟,多多录取一些寒门子弟。

而这一节,贾政也告诉了贾环。

故而贾环想到这里,才熄了拉着周文仁,去见贾政的心思。

贾环拉着周文仁的手,无比亲厚的笑道「兄台相貌堂堂,仪表不凡,此次秋闱想来是必中的,明年春闱,兄台赴京赶考,便不要住在客栈了,尽管来荣国府居住,大家既然是亲戚,便没有亲戚来了住在客栈,却不住在家里的道理。」

贾环此话,无疑正中周文仁下怀。

他想着若是他此次能考中举人,等到明年春闱,他和玉娘的孩子估摸着也有半岁了,到时候他住进荣国府,或许还能亲眼见见孩子,抱抱他的儿子呢!

故而周文仁只是一再谦虚,说自己才疏学浅,不见得一定能考中举人。

而对贾环邀请他来荣国府居住一事,却没有说半个不字。

贾环见状,不疑有他,只是哈哈一笑,便松开了周文仁的手。

方才贾环见周文仁满面风尘,一身衣服又洗得发白,便已经猜到他家境贫寒,囊中羞涩。

故而贾环松开了周文仁的手之后,便从袖子里抽出几张银票,不由分说的塞到了周文仁怀里。

「大家既然是亲戚,便莫要推辞,不然便是不认我们贾家这门亲戚了。」

说着,贾环一瘤一拐的往车队走去,愣是没给周文仁半点拒绝的机会。

周文仁摸了摸怀里的几张银票,看着一瘤一拐,渐渐远去的贾环,叹息了一声,便没有再说什麽。

而这一切,史,贾雨村等人都看在眼里,他们并没有想太多,还以为贾环为人大方,故而资助那名贫寒考生几两银子罢了。

而贾政身为贾环的父亲,他对贾环的性格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他见贾环拉着那名相貌不俗的考生,说了好一会话,临走还给塞了几张银票,和其他考生比起来,贾环对待此人,无疑亲厚了许多。

贾政便凝神瞧了几眼周文仁,默默将他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不多时,薛蟠,贾环等人率领车队离去,史,贾雨村,贾政,林如海等人也相继回城。

接着,那些学子也纷纷进城,或是寻旅店住下,或是去酒楼用饭。

唯独周文仁,一个人来至贡院,也就是明日的考场。

望着眼前这座既熟悉,又让他折戟数次的贡院,周文仁不由得心生感慨,继而眼圈微红,险些落下泪来。

他摸了摸怀里那几张银票,又摸了摸背上行囊之中,街坊四邻送他的乾粮,周文仁抬头看着贡院的牌匾,在心里暗暗说道。

「玉娘,等着我,此次我定能考中举人,来年我也定能进士及第,进京与你相会,保护扶持咱们的儿子,让他官运亨通,一生顺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