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正前影壁题了“清音雅韵”四个大字。
三间北屋带两间耳房,颇有人气儿又料理得当,前院晾着几件绣金戏服,青砖地扫得能照人。
柏青下意识缩了缩脚,早上锃新的靴子此刻已经烂污。
“老赵——”,廿三旦边快步往里走边吩咐。
“来喽——何老板,您回来了。”老赵从门房出来,边跑边应。
柏青看见生人,又后退了几步,脚都要抵到高高的门槛上。
老赵接过廿三旦的帽子,身后转出几个丫头也围着廿三旦开始忙活。
“哎,你别躲啊,来——”廿三旦朝着柏青弯弯眼。
他在台上演戏经常看到这孩子捡烟屁股,夜里下戏也能看到他被刘启发打骂,虽然叫不上这猴崽子的名字,但总是对得上号。
两个小丫头伺候着角儿擦手擦脸,一个捧着铜盆,另一个拿着白棉巾,又捧着个小罐来,待人擦洗完又递上刚熬好的梨糖水。
廿三旦一边接一遍吩咐,“老赵,给他找双棉鞋去,别太新,新了让那刘启发又扒了去。”
“得嘞。”老赵应下便又转身忙乎去了。
“等等,再给拿点吃的。”廿三旦补了一句。
“猴崽子,别和刘启发说你来过我这儿。”廿三旦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嘱咐柏青,“一会儿吃饱喝足,让老赵送你回去。”
“那你呢?”柏青仰头看他。
“我?”廿三旦恐怕没想到柏青居然要管他。“今儿不开台,晚上要去酒局。咱这下九流,身不由己啊。”他蹙了蹙眉,流露出点无奈,可一双飞眼却总像含着笑。
“哦……”柏青垂着头,“还想让您给我讲讲戏呢。”
“讲戏?我这两下子早就让你个猴崽子在戏园子里偷去了。”廿三旦绷着一张桃花脸孔,“你又没给我磕头,去找刘启发学去。”
他凑近了低头看了看柏青的模样,一刮人鼻尖。“祖师爷倒是赏你饭吃了。”
“这是今天戏迷的礼。”又来一个丫头,托着个银盘,里面叠着十来封信笺,她又指着厢房门口摞着的十几个锦盒示意。
“我,我能成角儿吗?”柏青目光落在银盘上,低声咕哝,师傅总是提携师兄,祖师爷真的给自己赏饭了吗?
“还是个猴崽子呢,就想着成角儿,”廿三旦一手翻着信,一手伸出玉指朝他脑袋一点,“仔细你的皮,别还没满徒倒先被刘启发打死了。”然后又低头凑近他,“赶紧安安稳稳满徒,顶好是能找个老爷捧,至于能不能成角,那都是后话!”
廿三旦将信都看过一遍,才让丫头又拿了下去。
“还有一年!”柏青急着开口,仰着头,不管不顾,“还有一年!我就来拜你,给你磕头!”还剩一年他就满徒了。
“何老板,该更衣了,周公子的车瞧着就到了。”一旁的小丫头机灵,看这傻小子让主子心里不快,便见机提醒着。
“今儿穿西装。”廿三旦不动声色应下,而后回身朝柏青摆摆手,“猴崽子,先去吃饭吧。”
终是没有说出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廿三旦可是绝对不会收徒的!
柏青却揣着小心思,腔子里扑通扑通。自己又有饭吃,又有了棉鞋,这几天这两桩奇遇,怕是真交了大运,要成角儿了?
--------------------
【大下处】:旧时戏班集体居住的场所,供一般演员、乐师及后台杂役等栖身。班中名角例不在此,另有私寓(或称“私房”)。八大胡同被称为下处,较它不如的梨园更被谑称为“大下处”,心酸可见一斑。
第5章
这日,又是一台戏。